,我说几句真心话。”
参与会议的人,自觉放下笔。
沈三通道:“说得难听点,至少是事实的一部分,我们的娱乐文化产业。”
“目前正处于,欧美圈,港台圈的‘半殖民地’之中。”
“诸多从业人员,以欧美的美为美,以港台为美。”
“前者可能还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法改变。”
“港台的话,也要五年,甚至十年,才能逐步消除。”
在场众人,精神猛地一震。
尼玛!
怪不得是闭门,怪不得不准记录。
这话说的,可真是言辞激烈。
沈三通道:“这里面有欧美工业上的先发优势,比如八十年代,一部电影在欧洲三大获奖,一下子就是几十万欧。”
“港台影视圈也占据了商业上的先发优势,文化上又相近,它们比欧美更有影响力。”
“还会竭力扶植新生代。”
沈三通很清楚。
大陆年轻演员,直到互联网进场之前,饱受港台资本、幕后团队和相关媒体压制。
在竞争影视资源上从来不占上风。
现代偶像剧、仙侠偶像剧和古装偶像剧,这些最容易吸收粉丝和人气关注的剧种。
后世娱乐圈当红的众多偶像小生、当红小花,绝大部分都是从主演这一剧种积累最初粉丝,得以一炮而红。
14年以前,整整十多年里,这类偶像剧种,最流行的都是港台男艺人+内地小花旦的男女主搭配。
几乎成为一种惯例。
于正版《笑傲江湖》,男女主演都用港台艺人。
港台艺人,几乎抢光了热门古装和现代偶像剧的男主角。
占据了最不需要演技,最能吸粉丝吸人气的电视资源。
80后的颜值演技俱佳的大陆小生,除背靠和港台关系密切糖人的胡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