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拔强渡的军令传下去后,原本在南岸与对岸大军对峙的魏军中军齐齐动了起来,原本游弋在河面上的一些渡船也开始靠岸,五百名背负大盾的盾兵率先登船,在他们身后,则是负责压制河岸敌军的线列步卒以及陷阵突杀的王旗亲卫。<br><br>白沟河河水不深,所以渡船的容量也有限,这些渡船或是从黄河渡口征辟,或是在这一年中慢慢赶制,所以外观不一,如果不去看船上密密麻麻的士卒已经架好的火炮,倒像是行商的商船--不过考虑到对面的辽军连水军都没有,所以也实在算不上寒碜。<br><br>两军的中军对峙处本就是白沟河河道最窄的地方,前后不足千步,若想强渡比起上下游都要简单得多,随着顾怀军令一下,护卫中军的各处将领纷纷招呼兵马,集结准备上船,只是放眼望去,人人皆是面色复杂,毕竟谁也没料到两岸的战略对峙持续了这么些天,结果突然就白热化到了连中军都要全军强渡白刃作战的地步。<br><br>如此在两翼步卒已经强渡厮杀,下游骑兵还在纠缠的情况下开辟第三战场,固然会极大扰乱对岸辽军的兵力部署,从而分担各处战场的压力,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虽然此处渡河极易,可当面不仅有辽军堆砌起来的土山,还有土山旁边严阵以待的数万辽军步卒精锐,就算魏军能靠着火炮火枪强行登岸,可一个不小心怕是就要被压在土山下到河滩前的这片区域中,然后伤亡惨重。<br><br>但战况已经到了这一步,已经容不得犹豫半分,拱卫中军的盾阵刀阵、戟兵枪兵在各自军官或严厉催促或大声鼓励下,不到半刻钟便纷纷在河滩上集结列阵完毕,在负责先登的魏军士卒已经开始于对岸展开厮杀的时候两边也开始紧急铺设浮桥,南岸魏军鼓声大作,在河对岸辽军中军终于按捺不住出现的些许骚动中,数百舟船齐发,无数士卒踏着简易的浮桥冲过河面,震天的喊杀声里,几乎是一瞬间,就将两翼原本已经爆发的战斗再次提到了更高潮。<br><br>十里河岸,再无一处平静!<br><br>而此时刚刚得到亲卫汇报的陈平听见了自己右翼传来的动静,登高而望,看到那面王旗下中军过万士卒强行渡河的场景,不由胸中一阵激荡,他接连传下军令,命全军沿着已经开辟好的河滩阵地朝着中军靠拢,扩大战果的同时护卫起了中军的侧翼。<br><br>另一侧厮杀得已经疲惫不堪的李正然,在勉力击退了辽人的一波攻势后,也察觉到了中军的异动,他身上还带着长城之战时的旧伤,此战已经无法再重演身先士卒的一幕,刚刚滩涂阵地的防线几度差点崩溃,让他心惊胆战许久,而此刻随着中军强行渡河,辽人的注意力几乎是瞬间就被吸引了过去,让他这一面的压力骤然一松,只是李正然脸上却不见丝毫喜意,只是转头看向中军方向,喃喃道:<br><br>“王爷您可别太冒险啊,今日战场能死几万魏人...但您可千万不能出事!”<br><br>随着中军的渡河,两翼魏军的压力顿时减小了许多,但中军处先登陷阵的王旗亲卫却是甫一登岸便遭遇了预想之中的苦战。<b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