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如要说来,为何外省朝官进京述职,非就不住旅馆、会馆,偏喜佛道寺庙呢?!
这里边亦有得一番门道在!
史载《大明律·兵律五·邮驿》有写:“凡公差人员,出外干办公事,占宿驿舍正厅上房者,笞五十。”
意为这外省入京之官呐,如贪图居住舒适,霸住旅馆上房,被发现者,打五十大板。
大明律是严禁官员超标准住宿事的!可这到了具体施行之后,日经月久,问题亦就出了来。
那便是但凡外任官回京,一人独居旅社,又因公事忐忑,总给人一种凄凉无助之感!正所谓,“旅馆清尊日复斜,鹧鸪啼处客思家。晚来墙角胭脂雨,落尽山桃满树花。”
所道便就为此般心境是也!
但是,要外省官进京后,住去自带联谊、结交性质之同乡会馆呢?
那亦更较在给御史弹劾递送凭据了。
毕竟,有明以来,自太祖始,就极力严防官员拉帮结派、互相勾结。
你说你外省官员千里迢迢奔赴京师,已经很是不易,何必再住去会馆里担惊受怕,徒惹是非呢?!
于是乎,这些外任返京之官,便找了个妥处的法子!
因是明朝时期,无论北京亦或南京城内,俱到处兴建有大大小小之寺庙禅院。
这些地方,有时比旅馆数目还要多!且与合众想象之“青灯古佛”凄凉景象或有不同,这些寺庙绝大多数规模可观、环境优雅、住宿舒适、素餐可口,居住环境与旅馆、会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寺庙乃公开场所也!任何人都可随便进入,烧香拜佛。
外省官员入住其间,免了旅店的喧扰、会馆的是非,拒绝了各式迎来送往,就算有同僚前来探望,也可回赠一杯清茶,彰显自己坦荡胸怀,让皇帝十分放心,让御史无话可说!
既有此般诸多优处,所以自就成了外省官员入京下榻之首选矣!
何乐而不为呢?!(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