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高丽,再想个办法将其弄死。
这样既不会伤了女儿的心,也不会让人生疑。
目前来说,这倒是算比较靠谱的办法。
距离正旦的前一天,便是到了李世民巡查讲武堂的日子。
心腹大臣们也都跟着去瞧。
皇帝车架出行,街道封闭。
好在永兴坊就在延喜门边上,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听说太子练兵很有成效,诸将都说厉害得紧。”
魏征笑眯眯的说道。
自从确定了打高丽后,魏征就没怎么生太子的气了,算是拿得起放得下。
太子偶尔做些荒唐事,做臣子的,难道还一直记恨不成。
只要愿意改正错误,都是好的。
程咬金却不客气,道:“依我老程看来,太子的兵,都是仪仗队的排场,看着好看,中看不中用。”
尉迟敬德道:“这般时日,能练出这般模样,太子也很厉害了,难道你程知节,能练出这等军容来不成,至少在军纪上,太子练兵我是瞧着厉害。”
李世民闻言,笑着对李道宗问道:“承范,你如何看。”
李道宗是唐朝宗室名将,字承范,文成公主去吐蕃,他便是和亲使者。
更是李渊堂侄,李世民的堂兄弟。
很早就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深得信任。
听到陛下问话,李道宗回道:“太子练兵,士气如虹,编纂的鼓点,臣觉得可用于大唐全军。”
李世民听完后,笑着对房玄龄道:“玄龄,你到时候帮朕好好看看,太子练兵如何。”
房玄龄早先便总管军务大事,虽然不曾带兵打仗,但对军事很是熟悉。
“是,陛下。”
房玄龄,魏征,褚遂良,包括长孙无忌等一众文臣,对于太子练兵,也很是好奇。
原本大家没觉得有什么,可听这么一说,就很好奇了。
讲武堂。
李承乾已经在这里等着了,旁边还有皇长孙李象。
这次李承乾没有坐四轮车,而是笔直的站在高台上。
“父皇。”
“皇祖父。”
李世民笑呵呵的走到高台上,坐到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椅子上。
其他大臣,武将,也纷纷就位。
不过校场上是一片空白,半个人影都没有。
众人有些好奇,李世民也没问什么,只是道:“承乾,开始吧。”
李承乾点点头,接过力士递过来的鼓槌,开始擂鼓。
咚咚咚。
随着战鼓声响起。
整齐的步伐声突兀的出现。
一排排学长,行着整齐的队列,不断进入校场。
没有丝毫的凌乱,四人一排,整齐划一。
半通鼓还没有擂完,整个校场上已经列队完毕。
“很快。”
李靖在旁边感叹了一声。
要知道正常的士兵集合,在古代是很缓慢的。
人数稍微多一些,比如几千人的队伍,可能单单在列队上,就会耗费半个时辰才能勉强完成。
要是有个上万人或者几万人,一个时辰搞完都算不错了。
而这里,虽说太子这里早先就有准备,但半炷香的功夫完成,依旧令人惊叹。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
这边李承乾并没有因为士兵们到齐而结束,依旧是继续擂鼓。
咚!
最后一鼓落下。
“风!风!大风!”
学子们的咆哮声顿时响彻整个校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更加猛烈一些。
毕竟在他们前边点将台坐着的,可是当今圣人。
这一阵咆哮,当真是把气势瞬间拔高到顶峰。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