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殿下,这.我能行吗。”
狄仁杰有些担忧道。
他是被突然拉过来的,暂时还没搞清楚状况,也没人跟他解释什么。
现在突然就要去给别人上课,有些恍惚。
“相信自己。”
李承乾笑着说道:“你虽年岁不大,孤听你父亲说了,本事可不小。”
“讲武堂的学子们,虽然大你不少,但也只是启蒙罢了。”
“不用太过于担忧,上几天课,就熟悉了。”
太子都这么说了,狄仁杰只能低头应是。
对于狄仁杰,李承乾还是很看好的,虽然年纪少,但已经算是半成熟,也不需要养成什么的。
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笔墨的,很多都是心智早开。
只是经历不多,阅历没那么丰富而已。
如今千字文的简体字版启蒙书,已经安排工匠在进行印刷了。
雕版刻好后,一天就能印刷出数百本。
对于工匠来说,简体字的雕刻,可要比繁体字舒服多了,而且也不容易出错。
——
太极宫,后宫。
瑶光殿,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这里是杨妃的居所,殿中弥漫着淡淡的幽香,似有若无地萦绕在每一处角落。
杨妃端坐在主位之上,她肤若凝脂,眉如远黛,眼眸似秋水般澄澈,顾盼之间,光彩照人。
一头乌发挽成精致的发髻,上面点缀着珠翠,更衬得她气质高雅。
哪怕已经三十多岁,却看不到任何老态,宛如二十余岁的初开少女。
只是眉语之间,总是挂着淡淡忧愁。
“母亲。”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躬身行礼。
封王之后,亲王就不能居住在大内了,基本上在七八岁的时候,就会搬出去。
再想见面,除了特定节日,或是有什么重要事情。
大唐亲王十二岁左右就离开长安就藩了。
“一年不见,都有些消瘦了。”
杨妃微微蹙起秀眉,眼中满是疼惜:“快走近些,让我好好看看。”
话是这么说,但杨妃的目光,大半都停留在吴王李恪身上。
她更加宠爱自己的长子,只因为长子才是她的骄傲,次子李愔就要差很多了。
或许也是这样的情况,导致李愔性格乖张。
不过到现在,也都习惯了。
一番寒暄温情过后。
吴王李恪开口问道:“我听说这次的元宵诗会,是母亲主持。”
杨妃点头道:“齐王的事情,你们也都知晓了,阴妃受此连累,自然不适合再行主持之事。”
李恪再问道:“我听说母亲把诗会的地址定在了魏王的芙蓉园,还邀请了太子参加。”
“不知此事,是否为真。”
杨妃回道:“不错,确有此事。”
李恪皱眉道:“母亲为何要这般做,难道是要让我们,也参与到太子跟魏王的争夺中去吗。”
“我们只是庶子,一旦参与,很可能面临滔天大祸。”
“甚至是跟齐王那样,连累到母亲身上。”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