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微微垂下眼眸,心中冷笑。
许是察觉到了太子的异常,李世民也怕在这个时候,太子闹出什么笑话来,便开口对众皇子道:“尔等皆当以太子为尊,兄弟齐心,共同为大唐之繁荣而努力。”
众皇子齐声应道:“谨遵父皇教诲。”
此时,殿外的雪花依旧纷纷扬扬地飘落,两仪殿内却弥漫着一股微妙的氛围。
流程走完后,李世民就让太子,魏王,晋王留下。
其他的皇子就可以走了。
“同安大长公主身体不便,今日拜年,你们三兄弟就一起过去吧。”
“朕也准备了一些礼品,你们一同带过去便是。”
同安大长公主,是现在李世民唯一现存的直系长辈。
不过李世民是皇帝,自然没有亲自去拜见的道理,就让太子三兄弟去。
从血脉上说,亦是亲姑奶奶。
三人可都是同胞兄弟。
“是,父皇。”
两仪殿外。
三人并肩而行。
“青雀,大兄腿疾,你都不知道搀扶一下吗。”
李承乾笑着说道。
李泰不服:“稚奴不也没扶吗。”
听到这话,李治赶忙靠近太子一步,双手搀扶。
见此,李泰无奈,也只能走过去。
李承乾直接双手搭在李泰跟李治的肩膀上,语气有些感叹:“说起来,咱们三兄弟,也有很久没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了吧。”
“当年稚奴,最是喜欢跟在我和青雀后边跑了,有次没跟上,还大哭了起来,跑到母亲那边去告状,说我这个大兄不带你玩。”
“稚奴可还记得此事。”
李治闻言,心情激荡,道:“当然记得,稚奴当年虽小,可跟大兄与四哥的日子,却是从来不曾忘记过。”
李泰的脸上也不由露出几分复杂之色。
太子监国早,那时候父皇虽对他有所偏爱,但也没想过夺嫡这等事情。
因此三兄弟的关系,一直都非常要好,可谓是兄友弟恭。
这时,李承乾重重的拍了拍李泰的肩膀。
虽有衣服的阻隔,但拍得李泰身上肥肉颤动。
“青雀啊,你真是要减肥了。”
“你看你,走这几步路,就有些踹气了,还谈什么上阵杀敌呢。”
李泰心有不甘,正欲狡辩。
却又听到太子说:“当年,母亲在病床上的时候,紧握住我的手,跟我说。”
“你父亲日理万机,政务繁忙,娘若是不在了,两个弟弟,你这个当兄长,可是要照顾好啊。”
“稚奴虽才八岁,但性子沉稳,娘能放心,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青雀。”
“青雀看似温和,实则性情急躁,最是容易招惹事端,你这个作大兄的,一定要多多照看着点。”
听到太子突然说起母亲的事情,尤其是这临终遗言。
李泰的眼睛,突然一下子就红了起来。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三兄弟的脚步不自觉地放缓。李承乾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三人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
长孙皇后的慈爱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平等地洒落在每一个儿子的身上。
她对待李承乾,寄予厚望,以睿智的教导引领他肩负起太子的重任,在国家大事中磨砺成长。
对李泰,她洞察其性情急躁之处,却从不曾有半分嫌弃,而是以温柔的劝诫和无尽的关怀,期望他能收敛锋芒,成为大唐的栋梁之材。
面对年幼的李治,她看到了他的沉稳内敛,给予他鼓励与呵护,让他在爱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对于三兄弟来说,母亲是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母亲的一视同仁,让他们感受到了真正的母爱,没有偏袒,没有偏爱。
谈及母亲,李泰的神情,也变得伤感驳杂。
如果他不行夺嫡之事,遵循母亲的教诲,还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