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 第171章: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第171章:三鞭抽散刁民魂,上官我是大良民。

六十里,也要九天的时间。

    算上往返,如果全部用马车来拉的话,需要7500辆马车,才能每天都把30万斤产出的煤炭拉完。

    7500辆马车,就是1.5万匹马,每匹马每天需要消耗精饲料大约40文,加上车夫工钱20文,每日就是90万钱,这还不算马车折损的费用。

    矿场日产130万钱的利润,一下子就去掉了90万,只剩下40万。

    市价一匹好马就要万钱,一辆双马车就是两万五千钱,买马车成本就是1.87亿钱了,单单回马车的成本,就需要467天,这就要一年半了。

    且不说,买1.5万匹马有多难。

    1.5万匹马,这都能组建一直万人骑兵的队伍了。

    万人骑兵,西域那边的小国,都能随便灭了。

    当然,这也就是李世民登基后,大力发展养马事业,在陇右设置了八坊四十八监,唐朝全国目前大概有马四十万匹,堪称华夏养马事业的巅峰期。

    历史上,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匹数量达到七十万六千,后来因为马太多,马场不够养,又把其中八个监牧迁徙到了河曲地区。

    除了自己养马,对外征战也是唐朝军马的重要来源之一。

    贞观十五年李绩大胜薛延陀,获战马一万五千。

    玄宗开元二年,薛仁贵之子薛讷大破吐蕃,获马匹近八万、牛羊四万等等

    此外唐朝的大量藩属国,唐朝也对他们表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你马匹。

    因此,各方朝贡时,马匹是一个很常见的贡品。除了官营马场之外,唐代民间也大量养马。甚至市场上马的数量太多,造成了马匹价格的下跌,甚至出现过一匹马只能换一匹素绢的情况。

    在唐代,不论是挑选良马的“相马术”、管理马匹的法律《厩库律》,还是国家设立的兽医机构,都达到了空前的完备程度。

    根据《唐六典》记载,马政机构太仆寺设有兽医600人,兽医博士1人。

    中央的兽医人数之多,在唐代以前是罕见的。在这样全面的呵护下,唐代马匹的数量之大,达到整个王朝时代以来的最高峰。

    唐军出战前,马场优先供应强壮的战马。

    等壮马抽调完后,才供应次一等的马匹。

    所以,唐军骑兵在战斗中总是能表现出令人惊叹的冲击力和机动力,其物质基础比很多后来的朝代都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当然,购买一万五千匹马用来运送煤炭,也是太划不来的事情。

    现在晋州煤炭的运输,首先是陆路转运,先通过陆路将煤炭运输到黄河岸边的渡口。

    然后装船沿黄河逆流而上,到达渭河后再顺流而下进入长安。

    运送煤炭是的漕船,漕船原本专门用于运输漕粮的船只,一艘漕船的载货量可达数千石。

    一石约120斤,30万斤煤炭,一艘漕船就能拉完。

    水运大概需要二十天左右的时间抵达长安。

    也就是说,只需要四十艘漕船,算上往返,就能每天源源不断的把产出的30万斤煤炭拉完了。

    一艘漕船的成本百万钱,最主要的是,李承乾不需要花钱去制造,太子教令下达,直接征调四十艘漕船就行了。

    唐朝的漕船,主要来源于隋炀帝,在修建大运河的同时,为了加大运输量。

    隋炀帝造了数百条漕船。

    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历时六年,征发的民工数量达到数百万之多。

    这就跟现在长安全城徭役开修建暗渠一样,当时的隋炀帝自然也是被百姓骂惨了。

    但大运河对于整个华夏而言,意义几乎不下于长城。对整个华夏的交通,经济影响,都是空前巨大>>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醉江湖仙官有令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开局金风细雨楼主,一刀惊天下大反派也有春天2离婚后她逆袭成豪门,渣父子悔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