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军队出征时可以将其拆卸后随军携带。在需要攻城时,能够快速组装并投入使用。
“听说在辽东城,有着很多隋朝的百姓,都是当年战乱之际逃过去的。”
“此番若能将高丽灭国,想来这些百姓,也可以回到大唐治下。”
李道宗的语气有些感叹。
其实现在的高丽,比之隋朝时候,还要来得更为强势一些。
隋末战乱不仅对高丽没有影响,反而大量的工匠使得高丽的各项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距离上一次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丽,已经过去了二十九年的时间。
贞观之治才十七年,而高丽已经暗中发展了二十九年。
贞观五年就在修高丽长城了,到现在还在修。
不过很可惜,不管是历史上李世民攻打高丽,还是这次李承乾炮轰高丽,这条长城都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皇叔说得对,这些百姓,一定会回道大唐治下。”
李承乾嘴角带笑,语气自信且坚定。
李道宗一惊。
想到了不好的事情。
“殿下,陛下的意思,是让我们佯攻。”
“辽东城高墙城厚,当初隋朝百万大军都没能攻下来,我等不过数万兵马,若强行攻之,便是死伤惨重,也不见得能打下来。”
之所以突然说到这个话,李道宗是担心太子心高气傲,外行人指挥内行人。
想要破除高丽,以证军攻。
太子不需要军功,然太子又需要军功去威压魏王,这个事情,李道宗怎么不知晓。
临出发时,李道宗面圣,就被李世民特意嘱咐过了几件事。
首先自然是保护太子安危,不得让太子受到任何伤害。
其次就是监督太子,不要让太子胡搞,乱了东征大计。
太子的兵法战术都很厉害,可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
战争这等事,最是急不得。
一急,就容易出错,一旦犯错,很有可能影响到整个大局。
当初的隋炀帝就是如此,目空一切,好大喜功,结果就是整个隋朝都被玩崩了。
现在的太子,在李世民的眼里,就有几分隋炀帝的影子。
“皇叔莫怕,我怎会用将士百姓们的性命,来铸成自己的台阶呢。”
李承乾笑着安抚道。
李道宗松了口气,只是又感觉,太子这话里,好像有几分不对劲。
在接下来的行军里,李承乾的军队跟李道宗的军队合并而行。
本来这其中的民夫,就有不少是李道宗为了减轻太子负担,帮着太子带着走的,现在还给太子统领,自然是理所应当。
不过很快,李道宗就感觉到头疼了。
大唐行军,部分辎重是由百姓以人力背负的方式运输。一般会使用背篓或者包袱等工具。
山区等道路不便的区域,百姓就会将粮食如粟米、干粮、箭矢等较轻的物资放在背篓里,背在身上跟随军队前进。
李承乾这边接受了民夫后,立即就安排随行的工匠,包括府兵也要协助,造手推车。
这就是后世的手推小斗车,现在煤矿厂也是在用这个。
三个民夫的负重,都能堆积到一个手推车上,大大减轻了民夫的负担。
两个轮子推着走,怎么也要比背着走要舒服。
因为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