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曼恭声道:“上次小王来神武宫时,殿下交代过,充分打探百济的情况,此次出使,名为劝降,实则是为打探情报。”
李承乾没有回答。
在上次,确实说过让新罗备战,筹备粮草兵力,打探情报这等事情。
这么一说,也算是勉强能自圆其说。
至于那个新罗大臣金春秋前往百济,打的什么旗号,这个没有意义。
肯定不可能说是结盟。
这就跟当初李世民安排使者前往高丽,是差不多的意思。
这么一说,金胜曼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她没想到姐姐会这么能说。
也不想想,金德曼来之前,肯定已经跟大臣商议了无数遍,包括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有对于叛乱的解释等等。
况且金德曼能当上女王,自身素质也不会低。
“这么看来,倒是孤冤枉你了?”
看金胜曼有些慌乱,李承乾开口问道。
金德曼回道:“是小王的过错,没能更好的处置一些流言,使得百济细作得逞。”
“此次小王前往,就是想要跟殿下亲自解释此事。”
不得不说,金德曼的诚意还是很足的。
毕竟她是新罗女王,在这个时候,李承乾已经发出檄文的情况下,还能自己过来,颇有一种问心无愧的感觉。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还真不好说什么。
然李承乾本身就没打算留着新罗。
“你说的这些,倒是有几分可信之处,然如今虽无物证,却有人证。”
“且情况与当今局势极其接近。”
“这样吧,孤会安排大臣前往新罗进行彻查,看看是否确实有所冤枉。”
“若新罗确有不臣之心,暗中勾结百济,要自取灭亡,孤自然不会手下留情。”
“若是蒙受不白之冤,造百济细作诬陷,倒也是受了委屈。”
“这样吧,假如调查下来,新罗是清白的,孤便赏赐百济边关五十城于新罗。”
如今,李承乾是强着,新罗是弱者。
而人们往往容易同情弱者。
在辽东地方,李承乾确实可以无所顾忌,但所作所为,必然会传到大唐,往往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师出有名这等事情,也是需要考虑的。
这就跟现在的李世民差不多,有些时候,已经不能是率性而为了。
统治地方,国家,就跟后世的大集团公司那样,要律法严明,流程清晰明了。
为什么一个大的集团公司,在许多时候办事要经过许多道看似无用的流程。
是因为这些集团公司的领导人,都是吃干饭的吗。
当然不是。
而是严谨繁琐的程序,看似无用,实则能规避许多风险。
李承乾若是肆意妄为,想打谁就打谁,毫不在乎大义,等到管理整个大唐地方的时候,下边的人就会有学有样。
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那时候产生的乱子可能就更多了。
因此哪怕是诬陷,哪怕是欲加之罪,也要走流程,至少在表面上,让人不可挑剔。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