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逼得急了,从以前的一天三顿,升级到了一天四顿。
不只是次数增加了,连每顿饭吃的东西都增加了。高压之下,乔喻也找出了休息大脑的办法,那就是频繁的更换手头的事情。
出题出累了,就写报告;报告写累了,就跟计算所那边聊几句,处理些问题;搞定了计算所的那些破事,跟于总共有了交代,在开始看看量子物理,顺便研究他的新论文……
还真别说,只要不是一直思考同一个问题,乔喻还真感觉这么一天下来,不但很充实,头还不会疼,最重要的是各项工作进展都还很快。
就这样考试题目已经全部确定,关于项目参与人的选拔章程也跟科学院基本达成了共识。日期也决定好了,九月二十一日。
本来可以更早些的,但这期间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要召开一场大型报告会,十五号开始,还要持续三天。会议结束后马上安排考试时间太紧,19、20号又是周末,就干脆顺延到了21号。
计算所那边的工作也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虽然还有种种问题,但已经能应付登月计划的需要。
现在唯一还没完成的是燕北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在九月中旬举办的报告会上,他的学术演讲稿。
这次报告会的题目很大,“黎曼-乔喻定理时代的数学发展”,实际上就是选择的报告命题就是围绕乔喻的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推广跟应用。
田言真的想法,是让他直接把去年跟今年所有相关性研究总结一下就行,将重点放在对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理解上。
大概意思就是吃吃老本就行了。事实上这次报告会也不止是他一个人讲,还有薛松、陈卓阳,甚至一些国外研究广义模态公理体系的教授都会在这次会议上做报告。
当然也包括了临时摊上任务的余伟跟陈哲论教授。虽然他们的论文还没发表,但他们所提出的模态谱流形与稀疏映射技术还是很富有见地的。
但也正因连余伟都根据他的研究拿出了新东西,乔喻就对只是做一些总结不太满意了。
虽然他很热心的帮余伟跟那位陈教授稍微修改了论文,还很热情的帮两人给洛特·杜根写了一封推荐信,但这并不代表乔喻能接受被余伟给比下去。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他拿到了菲尔兹奖之后第一次报告会,讲些没营养的东西?
对此乔喻原本打算顺手把孪生素数猜想证明了,但又放弃了。
原因无他在证明了素数上界间隔为2之后,再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乔喻觉得太简单了。
不管是进一步确认稀疏性映射中的全局性质鲁棒性,又或者对模态谱流形中的奇异点进行排除,构造全局流形同胚映射……等等,都不需要太多的技术。
换了以前对刷论文还有兴趣的乔喻,还愿意做一做这些工作。但现在他只觉得意兴阑珊。
阈值太高了,文章里原创性的东西不够多,很难激起他的兴趣。
思来想去之后,乔喻还是想能在报告会之前把他的乔喻量子模态空间给完善,并在大会上给大家一些小小的新学期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