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了,除了最后的孝灵帝,其余成年皇帝的皇后,必出于南阳的阴、邓氏,河北的郭氏和凉州的马、窦、梁氏六氏。
从秀儿开国时起,只要皇帝幼小,他们各家太后就能联合外戚,轮流把持朝政,甚至特意立小皇帝,来维持自家的权利。
一旦这套默契的体系被打破,就会遭外人趁虚而入,开国权贵阴、邓、郭、马、窦、梁氏六氏在为权力的血腥倾轧,彼此一起衰落后。
插着缝隙挤上来的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在桓、灵时期,彻底成长为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
这也是孔明的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的部分由来。
原本汉室还没有沦落到亡国的地步,虽如同一辆行驶多年的马车变得残破不堪,但六氏外戚还在执政,勉强还能再驾一段时间。
奈何只为宗室出身的刘志与刘宏,没经过汉家的培养,用自己本能操作,把光武、明、章三帝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训,打压权贵又苦心构成的外戚体系,拆得支离破碎。
多次党锢之祸,无疑让士族、豪族开始抱团,直接来对抗刘氏。
许攸更胆大敢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密谋废帝。
刘备心中暗道:“归根到底还是后汉的豪族,比先汉多了许多,挡住了最上层与下层的交流,以至于越发展,胆子也越来越大,今日只敢干涉立太子,来日便敢废帝、弑君。”
在此之前,无论是天子表亲,还是民间的舞女、乐女皆可为皇后。
后汉就只有权贵之女才能为皇后,唯一不受束缚的便是六氏垮台后,灵帝刘宏所立的何氏,可惜何氏兄妹的操作,依然让人一言难尽。
刘备也忍不住摇头,这些人留下的一堆烂摊子,最终还是要靠他来收拾残垣断壁,重整河山,重新塑造汉家,为天下打下夯实的百年基础。
刘备的目光不觉落到触目皆是的百姓身上,只有切行实际地解决温饱问题,才能再造盛世。
如袁氏等任何野心之辈,与胡夷之祸,都动摇不了汉家。
刘氏也不需要撑太久,顶多两三百年,就有英雄豪杰横空出世,把他此刻栽下且早已腐烂的大树重新推倒,再造出崭新的汉人天下。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