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叫这个名字?”
“因为故事的背景是世界遭到了外星生物的入侵,这些外星生物的特点就是对声音特别敏感,他们会杀死一切发出声音的物体……”
“哦,听说在戛纳放映的时候,观影的观众都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哈哈,是的,这也算是个有趣的地方吧,电影里主角们每次搞出动静,都会招来怪物的追杀,这份情绪显然影响了观众,平常观影时喝饮料吃爆米花的行为在《寂静之地》完全没有。
你吃爆米花,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你,哈哈~”
“是的,我为了验证,还真的买了票去偷偷观察观众们的反应,的确是这样,那些拿了食物进影厅的观众,拿进去的时候什么样,拿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范小胖也在旁边笑着说道。
主持人也很配合:“那还真是让人期待,真想早点看到这部影片,我也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能让人连吃东西的声音都不敢发出……”
台本都是事先沟通过的。
既然是来宣传电影,当然要有记忆点。
张辰和范小胖刚才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寂静之地》在戛纳真的很火爆,而且观影的时候没人敢发出声音。
这就是记忆点,也是宣传的一种方式。
就好比后世的一部爱情片上映时,媒体报道,影院会给观影的每个女生发纸巾一样。
发纸巾就是在变相的说这部电影很感人,从而引起人们的好奇心。
宣传嘛,就是想方设法将人吸引到电影院里去,不管是用骗的也好,还是其他什么方法也好。
聊着聊着,不自觉的又聊到了戛纳,戛纳刚好于昨天闭幕,墨镜王的做法震撼了全世界。
“墨镜王挺任性的,一次性五个影帝,五个影后,彻底把戛纳玩坏了~还有金棕榈,他事后接受采访的时候承认:把金棕榈给肯·洛奇的《风吹稻浪》,其实是觉得没啥好片子,就当给前辈致敬吧。
任不任性?用金棕榈致敬~”
“那难道这种行为就没有人约束吗?”
“没有~”
张辰准备给主持人科普一下:“这种电影节使用的都是精英评委模式,也就是一个评委会主席,外加多名评委,但评委会主席有绝对的权利。
也就是说,最终谁得什么奖,完全是评委会主席的一言堂。
所以墨镜王想怎么搞就怎么搞,电影节组委会都只能捏鼻子认了,最多以后不再合作。”
“事实上这本就是规则的一部分,电影节根本没有所谓的公平,历届主席都喜欢把奖颁给自己人……
波兰斯基当主席那次,金棕榈就是科恩兄弟的。
老谋子当主席的时候,最高奖就是李安的。”
“你之前成功预言了威尼斯和奥斯卡,为什么这次的戛纳不也预言一把?”
张辰耸耸肩:“去年我能预言《断背山》是因为这部电影的题材很特殊,选这个题材本身就很讨巧……
但这届戛纳,我说不准,墨镜王的行为根本无法预测……”
他当然知道这届墨镜王搞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