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是杀了两月。<br><br>自四月来,至六月初,整整两月都是乱局。<br><br>父子相杀,兄弟阋墙,君臣不睦。各方势力角逐,博弈,这乱象一日也不曾停过。<br><br>该崩的人崩了,该薨的人薨了,该杀的人杀了,该死的也差不多都死了,如今形势总算分明。<br><br>仅余下的两位绝非分庭抗礼,实力对比甚至十分悬殊。<br><br>这不奇怪。<br><br>赵大公子英年早逝,赵二公子又多年为质,不曾归国,因此赵三公子便成了赵人众望所归的第一顺位继承人。<br><br>一个在晋阳扎根多年人,兵强将勇,根深本固,除了朝中文武推戴,何况还有魏王父的支持。<br><br>是了,赵三公子亲魏,阿磐是知道的。<br><br>赵王与公子权臣们薨,全都是魏王父与赵三公子的手笔。<br><br>纵然赵二公子手段厉害,实力怎比得过赵三公子。<br><br>听闻赵三公子自宫变夺了兵符,从前线调回数万兵马,直接把晋阳围了。<br><br>赵二公子不敌。<br><br>所依仗的母舅兵力,被杀了无数人头,死伤过半。<br><br>至此时,赵三公子一家独大,基本把持了整个晋阳。<br><br>外头的形势慢慢稳定,在晋阳的日子到底是好过了起来。<br><br>先前因大乱而冷清萧条的晋阳大道,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不管谁当权,老百姓的日子终究还是要过的。<br><br>外头如何,阿磐不管。<br><br>不问为何还不走,也不问何时才走,到底原本也没有什么落脚之地,有阿砚在身旁,在哪儿都是一样的。<br><br>她护阿砚护得很紧,白天夜里都不怎么松手。<br><br>赵媪怕她累,要替换一把,一双手都伸过来要抱,她也不怎么肯。<br><br>不肯,赵媪便唠叨,“嬷嬷抱不上敦儿的孩子,先抱王父的孩子过过瘾嘛!小公子金贵,可不是一般人能抱的,以后嬷嬷回了乡里啊,那可得大吹特吹,吹一辈子牛皮的!我那些老姐妹,一个个的,不得羡慕得眼珠子发蓝啊!哈哈!”<br><br>赵媪话多,一句句的说个不停,“你啊,才做母亲,有许多不知道的,嬷嬷是过来人,只有心疼你。”<br><br>“孩子可不能总抱手里,会累坏的。这手啊,腰啊,累出毛病来,那可是得疼一辈子的,那可太要命啦!”<br><br>还要说,“快让嬷嬷抱,嬷嬷又不是那衣冠禽兽的中山君,难不成还会抢孩子?”<br><br>又提中山君。<br><br>但若只说夺子这一桩事,说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