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山河灌区,是指沿着祁连山下河流的几个坝区。
讨赖河中游也不是单只讨赖河,而是讨赖河南北的多个灌区,所以说很分散。
具体管理起来,可能要分成几十上百个小农场或者片区。
但嘉禾暂时没打算开垦成耕地,随便翻一番,撒上苜禾1号,随缘生长。
待收拾了疏勒河流域,也差不多可以在全酒泉推行节水休耕,这七十多万亩就可以适当开垦了。
签字完成。
秦立军开玩笑道:“要不,疏勒河灌区那11万公顷荒滩,嘉禾也一起拿了?”
“也可以。”郭阳一点也不客气,“其实,党河、榆林河、赤金-白杨山河这些荒滩全给嘉禾都行。”
“加上这78万亩,总共也才三百多万亩地,一年两三千万地租,嘉禾也承受得起。”
“真想拿?”
“确定。”郭阳正色道。
虽然很想答应下来,但秦立军并不想冒这个险,一旦中间哪出点问题,很可能闹出大规模民愤。
“还是再等等,再等等,等节水休耕看到成效了,自然不成问题。”
郭阳笑道:“都行。”
在行政大楼完成签约后,郭阳又紧跟着赶回公司,这些天基本上就没停歇过。
又是一年春节无休。
说起来,上次休息,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正走神着,电话又来了,看了一眼,郭阳就一个激灵,来精神了。
“喂,林部,有什么指示?”
“嘿,不是你找我?”林部笑骂道:“那我可挂了啊!”
“别,领导。”郭阳没想到林部不按常规出牌,连忙道:“嘉禾想去老挝开发钾盐矿,想找农业部搭桥。”
“有你这句话就行,剩下的交给农业部,嘉禾准备好钱、人,最好能派人提前去老挝了解情况。”
“好。”
“尽可能加快速度,早点投产。”
农业部这么爽快,有点出乎郭阳预料,但想一想,也不奇怪。
这几天,进口钾肥谈判已经在预热了。
从2006年开始,进口钾肥谈判就接连陷入僵局。
但前几年还好,经过激烈的多轮谈判,2006年上涨了25美元,2007年只上涨了5美元。
然而,今年,市场上的传闻并不乐观,盐湖钾肥在股市上频频异动。
另一个异常,就是盐湖钾肥和中化化肥都停止了报价,摆明了减产等上涨。
因为,传闻价格上涨了三四百美元,意味着到岸价将达700美元/吨,国内钾肥价格很可能冲击5000元/吨。
而目前国内价格是3250元,1750元的涨幅,足以用疯狂来形容。
德农的化肥受制于人,而整个国内的钾肥也同样受制于人。
郭阳说道:“嘉禾尽量。”
“嗯,还有一件事,最近国内食用油紧缺,丰益国际在国内动作频频,最近又和黑省达成了65亿元的投资协议,怎么不见嘉禾动静了呢?”
郭阳笑道:“丰益这时候加大投资已经有点迟了。”
“什么意思?”
“我一直注意着丰益国际的动作,65亿元应该是他们未来几年的投资,而嘉禾有两个基地马上投产了,今年,嘉禾的动作同样不会小。”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
其实,除了丰益国际,国粮集团这段时间的动作同样不小。
应该说,这次的竞备赛就是国粮掀起来的。
因为在丰益65亿投资东北之前,国粮率先宣布未来几年将在东北投资100亿元。
刚过去的2007年,国粮集团公布的营收超过了1400亿元,不过利润是亏损。
亏损的原因也是扩张太快。
不过如今面对这两家,嘉禾粮油已经占据了优势。
在高德进嘉禾之前,嘉禾粮油就在沿海收购大豆压榨厂,日加工产能达到2万余吨,年产能750万吨。
而天禾旗下的小麦面粉年加工产能是40万吨。
但从前年下半年,嘉禾粮油就进入了快速扩张期,并购速度加快。
目前,嘉禾粮油共有12家工厂,主要在苏、鲁、粤、津、甘、疆等地,油脂油料加工能力超1000万吨。
这个产能,和丰益国际相当。
略胜国粮一筹。
如今,国粮和丰益国际相继落子,引发了外界的纷纷关注。
《第一财经日报》刊文,以‘国粮、丰益国际较劲国内最大粮仓’为题详细介绍了两者的缠斗。
不明真相的媒体认为,丰益国际想垄断东北非转基因大豆资源,国粮则想虎口夺食。
然而,当吃瓜群众看热闹看得正专注时,两篇新报道悄然而出。
《粮油市场报》:全球最大的粮油研发中心落户青岛。
《华夏食品安全报》:嘉禾粮油布局津门工厂全面投产,开业庆典活动隆重举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