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局匆匆,高丽国礼部尚书姜武肩扛沉甸甸的国礼,匆匆穿越了浩渺的渤海湾,最终在滨州港踏上了中原的土地。在此地,他迅速完成了繁琐的文书交接,未及稍作休整,便搭乘上了李家军海军精心准备的小型汽艇。汽艇破浪前行,沿着蜿蜒壮阔的黄河水道,一路疾驰,直指汤阴而去,留下一串串激荡的水花,在夕阳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想必不少人心中正犯嘀咕,缘何我们不径直搭乘海船,扬帆直抵汤阴城呢?且听我细细道来。海船的底部设计颇为讲究,带着一定的坡度,这与内河航道上那些平底船只大相径庭。海船之所以如此构造,全赖其特有的沉水仓设计——需得注水以稳船身,如此一来,即便是在那波涛滚滚的大海中,也能稳稳当当,不易倾覆。反观内河,水面平静无波,风浪极小,平底设计正便于船只轻舟快航,畅行无阻。
姜武端坐于疾驰的汽艇之上,心中满是对这艘既无风帆摇曳,也无人力划桨推动的奇异船只的好奇与探秘欲。沿途风光匆匆掠过,他却全然沉浸在对汽艇动力源头的思索中,那份专注几乎让他忘却了周遭的一切。然而,直至汽艇稳稳泊于汤阴城外波光粼粼的港口,那份关于动力之谜的疑惑,依旧在他心头萦绕不散,仿佛一艘未解之谜的小舟,静静漂浮在他思维的海洋里。
此刻,李振端坐于议事大厅的主位之上,周围簇拥着李家军的高层官员,一场关乎未来的重要会议正悄然展开。几位因战事在身、未能亲临的将领缺席之外,几乎所有掌握着李家军命脉的决策者均已汇聚一堂。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凝重而又充满期待的气息,议题直指核心——李家军,是否应当踏上建国之路?
这场会议,不仅是对时局的深刻剖析,更是对家族未来命运的集体抉择。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思考的光芒,大厅内回荡着低沉而有力的讨论声,每一个字句都承载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审慎的考量。
在当下的时光里,李家军的疆域已悄然铺展,不再是一隅之地。随着麾下兵马日益壮大,百姓数目也与日俱增,首先向李振倡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