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三章 爱民如子朱元璋?

第三十三章 爱民如子朱元璋?

百姓不知去向。

    根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因为在南京屠杀太多,导致朱元璋从洪武二十四年起,陆续从北平、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江浙等外地迁来数万户人民填充上元、江宁县缺口。

    光是洪武二十八年十一月,就从各地强迁了两万多户民众,移入南京,补充人户。

    胡惟庸真能够让首都附属的两个县全部百姓跟他造反吗?

    显然不是。

    再加上朱标忤逆自己,不愿意给孙贵妃披麻戴孝这件事,弄得朱元璋连亲生儿子,嫡长子都要拔剑砍这件事。

    足以见得朱元璋虽然是个政治生物,但性情却非常残忍嗜杀,情绪很不稳定。

    在朱云峰看来,百姓在朱元璋心中只能排在第四。

    第一是大明江山。

    第二才是马皇后和朱标。

    第三则是其他子嗣。

    毕竟连马皇后和朱标的劝说都不听,非要大肆屠戮功臣以维护统治就足以看出这一点来。

    并且根据朱元璋自己所著的《御制纪非录》记载,他的那些儿子大半都在封地为所欲为,残忍对待百姓。

    结果朱元璋要么只是训斥,要么只是把犯法的藩王剃掉头发,根本没有什么严重的惩罚。

    可见他的儿子比那些百姓重要得多。

    哪怕史书里多次记载朱元璋重视百姓的言论,也呵斥子嗣要善待百姓。

    然而论迹不论心,嘴上说要重视百姓,实际上却对百姓极为残忍暴虐,难免有些言行不一。

    说句不好听的话,也就是朱云峰对他有价值,能对朱元璋看重的大明江山这件事上起到挽救大明未来灭亡命运的关键作用。

    否则的话,一个朱家二十多代后裔,没有任何感情的子孙,说杀也就杀了。

    毕竟连跟随他多年的亲外甥李文忠都差点难逃一劫,若不是被马皇后保住,恐怕早就死在了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更何况朱云峰这个后人呢?

    “所以这就是我要说的老朱家灭亡的真正根源啊。”

    朱云峰长叹了一口气。

    “怎地?”

    朱元璋冷笑道:“死几个百姓老朱家就没了?大明就灭了?那么多藩王兵权在手,又有何惧?”

    朱云峰摇摇头道:“错了,真的错了,我想说的是,表面上看分封制最差的结果也就是导致八王之乱一类,但里面的深层次逻辑其实是让各地藩王失去了对大明的归属感,一旦大明陷入到危难之际,这些人根本不会认为大明江山有自己的一份责任,从而眼睁睁地看着大明灭亡。”

    “何意?”

    朱标看情况不对,连忙打岔询问,试图分散朱元璋的注意力。

    “很简单,分封制后,势必导致中央皇权旁落,那些藩王在地方上拥有兵权、财政权,就有造反的能力。”

    朱云峰双手一摊道:“那么中央皇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势必就会削藩。削藩之后,又该如何对待宗室?二祖的办法就是养着他们,拿国家的钱养着一群蛀虫,如此长久以往,离心离德。回看明末历史,国家到了灭亡之际,只有极少数藩王愿意出钱出力帮崇祯,大部分藩王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福王朱常洵家财万贯,豪宅田地无数,崇祯十三年李自成进攻洛阳,当时的洛阳巡抚和南京兵部尚书急忙来到福王府上,苦苦哀求富甲天下的福王能够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军饷。”

    “朱常洵拒绝,饿着肚子守城的明军士兵愤怒的说,福王富有天下,却不肯拿出一丝一毫给我们填饱肚子。于是愤然打开城门,福王被李自成斩杀。”

    “蜀王朱至澍富甲天下,刚开始还能拿点钱犒赏守军,但四川巡抚刘之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出狱前离婚,高冷女总裁后悔了!盗贼只能开锁?可我能无限偷技能情瘾名侦探柯南:明天的希望世界不从圣夜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