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沾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跇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对辞赋甚通的东方朔、杜延年都品出了其中味道,
陛下在写马,也在写人。
仔细想来,大将军还真是陛下的天马。
恐怕也是陛下唯一的好友。
二人因马而结识。
颂完后,刘彻喝尽爵中酒,
感叹道,
“大汉再不缺马了。”
卫青、霍去病、李敢等将闻言,心中都不由生出敬意,
陛下做过太多错事,但马政一途,功德无量。
没有刘彻,就绝没有中原的战马。
其中付出了多少心血,也只有刘彻自己明白。
汉匈大战,卫青、霍去病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实则想来,刘彻也有极大的功劳,
卫青、霍去病若是完美输出,刘彻就是完美辅助,刘彻是玩的比萧何还极限,
试想一下,卫霍在前线需要什么,刘彻就能给他们送到,
先别管刘彻怎么弄来的,你就说送没送到吧!
而且从不掣肘前线的将军,全力的支持你,当然前提是你值得刘彻这么干。
到了武帝后期,李广利的事只能怪刘彻看走了眼,但让刘彻一个辅助位去上战场输出,就太没道理了。
卫青、霍去病等将起身对刘彻敬酒,
“陛下!”
刘彻感动,又自酌自饮了一爵。
“仲卿,去病,你二人念着朕的好就行。”
“是。”
爱人时的刘彻是真好,甚至可以说是完美,对臣子全身心的支持。
“有人给朕记着吗?”
刘彻想到,自己做了这么牛的赋,要是没流传后世就糟了。
见状,刘据在心中暗道,
便宜老爹又在这刷上成就了。
玩法是真多啊。
“陛下,我记了。”霍嬗应道,“不知该以何名?”
刘彻想了想,
“便叫太一之歌吧。”
“妙极。”
杜延年忍不住喃喃道。
“下一个到谁了?”刘彻得意看向熊儿,问道,“熊儿,到你了。”
群臣面面相觑,经太上皇一说,他们才恍惚意识到,好像从没听过陛下赋诗!
一次都没有!
“父皇,孩儿愚钝,对赋诗一窍不通。”
刘据懒得背一遍,
他所记得诗,多来自于唐诗三百首,唐宋之际的诗歌有独特的韵体,直接套用上来,不仅立意不明,其中的典故也叫旁人听不懂,
而西汉的辞赋,多受楚辞影响,尽管到现在已开发出了四言、七言,但句中有兮字抒情,刘据没记几篇汉赋,将唐宋诗翻译成赋体,又太麻烦,
如此费劲的事,刘据是真不想做。
可这话听到刘彻耳中,瞬间让刘彻支愣起来了,
不夸张的说,刘彻有种感觉,
朕活在熊儿的阴影下!
按理说,无论是游戏还是政治,只要是可视的数据,每一项刘彻都能胜过刘据,但每一次交锋,都是以刘彻失败收场,
人人都喜欢刘据,人人都讨厌刘彻。
刘据从小就沉默寡言,刘彻让刘据赋诗,可谓是一下打在了七寸处!
刘彻心中大爽,
却装作皱眉不满道,
“你自小读诗经,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