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就和升庵先生相交莫逆了,我听坊间传闻,说是升庵先生被周大人点醒了,再也不像以前那般,如今的升庵先生一心为大明,为百姓。”<br><br>“所有人都弹劾周大人的时候,升庵先生站出来为周大人说话,舌战群儒,说的百官哑口无言,不过毕竟升庵先生势单力孤,最终周大人被贬官到苏州府,成了一个锦衣卫百户。”<br><br>胡宗宪说的口干舌燥,说完这话,拿出随身带的水壶,喝了一口水。<br><br>“升庵先生?他的父亲不是石斋先生吗?怎么会帮周大人?”<br><br>赵贞吉满脸不解道。<br><br>“这你就不懂了,人在官场,很多时候在什么立场,都是身不由己,石斋先生也是如此,到了他那个位置,想做什么,想说什么,都不能随心所欲了。”<br><br>“更何况升庵先生作为大明文坛的泰山北斗,品性高洁,想来以前也很痛苦,被陛下和周大人点醒之后,解开枷锁,自然无所顾忌,一心为大明,岂不快哉?”<br><br>胡宗宪虽然比赵贞吉小了几岁,但言语之间却要比赵贞吉显得老成不少。<br><br>“确实如此,倘若我以后入朝为官,定要像周大人和升庵先生这般,为国为民。”<br><br>赵贞吉满脸振奋道。<br><br>“你是不是觉得周大人做的事就到此为止了?”<br><br>胡宗宪瞥了一眼赵贞吉道。<br><br>“周大人还做了什么?”<br><br>赵贞吉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胡宗宪既然这么说了,那就意味着周大人做的事肯定远不止如此。<br><br>“周大人到了苏州府之后......”<br><br>胡宗宪两人一路上一边寻找周楚的下落,一边谈论着周楚的过往。<br><br>等到胡宗宪如数家珍一般,将周楚做的事说完后,赵贞吉满脸震撼。<br><br>“名臣!纵观有明一朝,也找不出像周大人这样的名臣了。”<br><br>赵贞吉呢喃道。<br><br>“再加上元宋,也没有能比得上周大人的。”<br><br>作为周楚的狂热粉丝,胡宗宪直接将周楚再次拉高了一个高度。<br><br>这也难怪,宋朝虽说有很多名臣名将,但离胡宗宪太远,周楚却是活生生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