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140章 苏郎再来可要怜惜……

第140章 苏郎再来可要怜惜……

    ……

    大宋东京汴梁城。

    广阔红墙高高,围得几座高台之上黛瓦一片。

    垂拱殿上,今日并无朝会,但皇帝依旧焦急到此,大殿之上,还有三人。

    一人梁师成,此乃天子身边最亲近之宦官,天子身边大小事,一应在他手。

    一人王黼,刚得相位不久,乃超晋八级拜相,其中门道自不用说,最早由蔡京一力提拔,慢慢走到天子身边,又得天子宠信有加。

    头前,天子慢慢有些不喜蔡京年老,也觉得蔡京多有弄权,让蔡京致仕回家养老去了。

    却是蔡京虽然辞去了相位,但可不是权柄就落,蔡京这辈子,起起落落几番,这已然是他第三次掌权而去,历史上,他还有第四次掌权之时。

    如此蔡京辞相,王黼得天子超晋八级,得了相位。

    还有一人,自是童贯,今日事大急,只因殿前司高俅死在济州之处。

    只看那天子赵佶,他十八岁登基,而今年还不到四十,生得一表人才,风姿绰约,脸白如玉,青丝在头盘得道人发髻,胡须根根皆是分明,身上也是一身道袍。

    再看一眼去,那天子就好似那翩翩谪仙人一般模样,气质出尘,不似凡间人物。

    却是仙人也急,左右来问:“何以如此大败啊?”

    梁师成站在天子身后看着童贯,童贯不说话,只看宰相王黼。

    王黼自是来言:“那京东两路制置使的奏疏,陛下想来也看了,其中官员军将署名无数,想来可信,那高太尉……为官坐衙,着实勤勉不差,却是这领兵之道,兴许还有欠缺……”

    天子再问:“他到底是如何死的?如何从贼人手中回来了,又半途被人戕害?”

    只看天子如仙人一般的面目,此时却也痛心疾首,自少年时候,那高俅就是他身边最好的玩伴,如此常伴左右,一算已然有了二十余年,这般少年玩伴,死了,岂不痛心疾首?

    王黼便是再答:“陛下,那济州张叔夜来了公文,便是有两个结论,要么是那乱兵谋财害命,亦或是乱兵激愤寻仇,此二者也,其中侦办之案卷,倒也合情合理。”

    “哪里乱兵?可能寻到?”天子大怒。

    这回,王黼去看童贯了。

    童贯叹息来答:“禀奏陛下,一来是那十节度,他们本就是招安之兵,多有凶狠之辈,二来是那殿前司麾下禁军,三来是那建康府水军,四来,便是那各处招来的厢军辅兵,此十三万之众也,高太尉兵败,乱军连连在散,散去不知多少……”

    “定是要查探清楚!”天子果真震怒,岂能不为高太尉报仇?

    王黼拱手:“那容得臣派人查探,陛下放心,定是查个水落石出。”

    “嗯……”天子稍稍顺意,只管又说:“高太尉尸首回京,一定厚葬。”

    “陛下,臣自是办得妥妥当当。”王黼再拱手。

    却见进来一个小太监,躬身慢慢往前,走到那梁师成身侧,附耳轻言几语。

    梁师成便是禀报:“官家,宿太尉求见。”

    天子心情不美,只管稍稍挥手:“着他一并到此处来。”

    梁师成点点头,那小太监躬身后退而去。

    太尉宿元景便也入殿,自也是有事,闻焕章带人寻了他,带来的是梁山之人,说的是梁山上下拳拳报国之心,便是招安之事。

    宿元景算是个忠良之辈,在朝中不争不抢,为人宽厚非常,得了此事,自然来禀奏,便是求见在殿中,一应说明梁山招安之意,众人皆听得清清楚楚。

    天子叹了一口气去,问左右:“高俅当真不是那梁山贼所杀?”

    王黼答了话:“按照济州张叔夜之言,未提及梁山贼杀高太尉之事。”

    “那议一议吧,这诏安之事,如何?”天子心情依旧不美,着实是高俅一死,教他痛彻心扉。

    王黼自又看童贯,童贯便来言:“陛下,贼人此番大胜,却求招安,何也?”

    天子闻言,也问:“何也?”

    童贯来说:“便是要权柄之法也,只当朝廷拿他不住,便是要勒索权柄在手。”

    天子闻言眉头就皱,那刚刚禀奏一番的宿元景,立马也是低头。

    童贯继续说:“此般大贼,本已是劫掠州府,祸乱百姓,朝廷连连剿得两番,十数万大军而去,依旧铩羽而归,若是朝廷败军之际,还容得招安,贼人得了官身,定是一发不可收拾,他们自以为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对朝廷予取予求,来日一个不允,岂不又反叛而去?那时势力只怕更大,再去进剿岂不难上加难?又来招安,如此往复,如何是好?”

    天子闻言,一口凉气倒吸。

    却是那宿元景也来开口,却又是那欲言又止模样:“陛下,嗯……”

    “你说……”天子抬手。

    “陛下容禀,此番招安……倒也不是一定不可为,若是招安之后,把他们调离那水泊之处,想来也好拿捏,若是旁处有战事,只管调他们为国上阵,也不失为好计策。”

    宿元景说话,用词用句,都有讲究。

    天子却也皱眉又想,左边说得有道理,右边说得也有道理……

    童贯立马再追几言:“陛下,宿太尉之言,是为妙计也。但……万万不在此时,此时贼人大胜,正是心高气傲,若是朝廷如此容得,岂不天下皆效仿之?当再战,至少要灭了贼寇威风,再行宿太尉之法,那自无甚不可!”

    童贯说了一个折中,说完,自去看那王黼与梁师成。

    王黼也在点头:“陛下,童枢密此言,甚是,若是贼人以那骄横心思招安,定难管教。”

    “再战……”天子赵佶叹了一口气,问:“还能如何再战?还要多少钱粮再战?”

    童贯立马接话:“臣掌枢密院,愿为陛下效劳!”

    “唉……你啊,此番十三万军,多少钱粮花去?最后落得个这般境地,那沿路州府,又还征得出多少钱粮来?你枢密院下,又要调多少兵马?也问……”

    说着,天子去看王黼,再言:“三司府库里,可又能再许多少钱粮?”

    童贯也不等王黼来答,只管说道:“陛下,此番再战,臣不调兵马,就用京东两路之兵,以京东两路安抚招讨制置使程万里麾下为用,着令程万里,克行剿贼大任,钱粮之物,让他接受高太尉军中散落为用,如此进剿。”

    天子一脸的惊讶:“如此,岂能胜耶?”

    童贯躬身一礼:“臣,亲自督战去!身先士卒上阵去战,若不能为陛下分忧,不能为朝廷分忧……”

    童贯抬头看了看左右,咬了咬牙,便是一语:“何来脸面归京再见陛下?”

    就看天子赵佶闻得此言,面上皆是感动感怀之色,又是叹息:“唉……竟是逼到如此境地了,你啊……朕心中实在不忍你说这些话语来,若是实在不成,先行招安也不是不可,来日再来徐徐图之……”

    童贯只管双膝往地上去,磕头而下,开口:“陛下,臣此身本是残缺,得陛下隆恩浩荡,忝居高位,既无子嗣要管,也无家眷要念,只愿一心为陛下效死,如此才可报答陛下圣恩,臣此去,亦如以往监军西北,只管用命,报答陛下!”

    赵佶听得是身形也起,迈步走下座来,伸手去拉跪地磕头的童贯,童贯直起腰来,却并不起身,只管是满脸老泪纵横去看天子。

    天子心中岂能无感?便是再拉:“你啊,你这份心思,朕向来都知,已然有一个高俅……你再去,朕也怕你……”

    “陛下若是不允此事,臣便长跪不起,臣年岁已然也是不小,今日一过,只怕再也无有为陛下分忧的时候了,再拜陛下圣恩,让臣再为陛下剿得一贼!”

    童贯再去叩首。

    天子自也拉不住,也不拉了,只叹息:“你去就是,定要多多保重,而今不比以往,你也再不是当初年岁,身先士卒之事,做不得了。成也好,不成也罢,朕都不怪你去……”

    这岂能不是一番君贤臣忠的动人场景?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剑问九州我脆皮大学生?全网直呼真难杀!大夏镇夜司攀金枝重生白富美后,她放飞自我了末世大洪水:女邻居上门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