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居然选择放弃拦网,而是后撤防守,导致我们本就有些弱的拦网更加艰难。
当然,我不是说她很差劲,她在同年龄段里是个合格的二传。但是我心中有个迷思。
我们被选拔作为青年国家队参加世界性的比赛,我脑中理所当然认为我们要选出同时代最优秀的的选手来应对比拼。但是我的队友们,她们算是优秀的,但并不是最优秀的。而且我有听到三年级前辈们的窃窃私语,说上届春高和ih冠军的泉鸟取高等学校今年依然没有一人来参加集训。
“那森山同学岂不是高中三年都没有入选国家青年队?”
“呜哇,离谱。”
我依旧没有养成看《排球月刊》的习惯,面对前辈们口中的森山同学也完全不认识,各种排球名校什么的更不清楚,全都是晚上给信高打电话的时候对方当场告诉我的。有时候我和信高对话会产生很强的交错感,她是一位土生土长在日本运动社团高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生,很多我不解的事情在她眼中都是司空见惯的常态。比如我向她提起泉鸟取高等学校没有学生来参加集训的时候,她只是非常平静地“啊”了一声。
“看来泉鸟取今年也没放人。”
“……放人?”我对这个词感到匪夷所思,“难道学校有权利决定学生是否参加集训吗?”
信高稍微顿住,几秒之后再缓缓回答:“毕竟,一般来说社员都不会想要反抗教练的吧,不然在社团里会很难待下去。”
这回轮到我顿住,回想起自己初中时代的各种和教练争论的事迹,茫然倍增。
“那为什么教练会不希望自己的社员去参加集训?能参加国际比赛不是很好吗?”这点我同样非常不解,但是信高的回复让我一愣。
“对于泉鸟取这种全国夺冠热门队伍,在ih或者春高取得冠军的性价比要比把优秀选手送去打u19高得多。如果毕业后倒是可以去打u20。”
“性价比?”
“给学校带来荣誉和利益——大概这种感觉。”
荒谬并没有在我内心褪去,反而愈发浓重。只是因为这种原因就截断学生的一个选择?如果是我的教练在我想去集训的时候和我说不能去,我必将和她大吵一架然后不管不顾扬长而去。更令我惊讶的是电话那头的信高依旧没什么情绪波动,反而有点好奇地反问:“高山,你原来这么想去打国际比赛啊?”
又是那种错位感。
“……我以为大家都会很想去。”
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