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
苏允认真的在册子上记下:元丰八年六月一十六日,钓得米级淡水鲈鱼一条,其余五六斤鱼等不计其数……
后面的还没有下笔,然后便看到邓润甫匆匆而来。
邓润甫见到苏允,喜道:“你果然在。”
苏允诧异道:“你怎么知道我钓了一条三尺多长的鲈鱼?”
邓润甫一愣道:“我不知道啊。”
苏允笑道:“我仔细量了,三尺三,足足五十斤啊,温伯,今晚我请你吃鱼吧,我让你试一试什么叫一鱼多吃。”
邓润甫这才明白了苏允想要说什么,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道:“好好,今晚去你家吃鱼,不过,你得先帮我一个忙。”
苏允嘿嘿一笑,道:“你也得给我宣传宣传,我钓了一条三尺三的鲈鱼。”
邓润甫一脸无奈道:“你图啥?”
苏允诧异看着邓润甫道:“钓了一条这么大的鱼,就跟写了一篇极好的文章一样,不都得炫耀一番么?”
邓润甫想了一下,随即大点其脑袋,道:“你说的是,写了一篇雄文,若是不给别人看,便如同锦衣夜行一般,行,我给你宣传宣传,不过我这儿有个好机会,你可以去跟更多的人炫耀去。”
苏允喜道:“是么,你快说说。”
邓润甫笑道:“我在太学那边有个课,最近我实在是太忙了,着实没有时间去上,你去帮我上几节课吧?”
苏允啊了一声,道:“上课啊,我可未必行啊。”
邓润甫闻言笑道:“你这三元及第的状元郎,大宋朝最有名的经义大家,你不行谁行?
而且我教的课程也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的课,是我自己开的一门课程,这课程也并无常规,我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你知道的,我毕竟是翰林学士嘛,太学那边学子对翰林学士十分恭敬,因此对各种事情都感兴趣。
很多时候,就是扯一下闲篇,讲一讲诏书怎么写啊,咱们怎么学习啊,怎么研究学问啊之类的,都是很简单的。
你要是想要偷懒,甚至可以讲一讲你是怎么钓鱼的都行。”
哦,选修课啊。
邓润甫见苏允在犹豫,顿时急了,连连拱手道:“居正,你就帮我个忙吧,我实在是走不开啊,我已经好几节课没去了,再不去,按照我与太学的约定,这太学的津贴就没有了!”
苏允倒是挺好奇,道:“怎么,太学的津贴很高么?”
“不高,一年下来也不过是几十贯而已。”邓润甫道。
苏允哈哈一笑道:“就这么点钱,你着急个什么,你身上翰林学士之职每年的俸禄各类津贴可不少,你至于这么着意这点钱么?”
邓润甫面无表情道:“那个俸禄都是算得着的,每月都得到家里的账才行,这太学的津贴却是我自己的,你猜我着不着急?”
哦,私房钱,那就明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