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此话一出,学子们更加兴奋了。
顿时学子们七嘴八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小苏学士,您给我们讲一讲《孟子集注》吧,这孟子集注写得太有意思了,有许多想法写得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但仔细思索一番,又觉得理所当然,您讲讲这个吧。”有学子急急提议道。
但随即另有学子反驳道:“小苏学士的《孟子集注》中已经解释得很是清楚了,稍微有悟性的便可以读懂,就先不要这个时间。
小苏学士,不如讲讲这一次你在西北打党项人的事情吧,我们只知道您在西北打了许多的胜仗,也听说了不少的传言,但是真是假也并不知道,还有,前期为什么打得那么好,这一次反而又回到原本的路子上了呢?”
又有人道:“小苏学士,您讲讲三国演义吧,您写的三国演义太有意思了,我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十来遍了,还是觉得里面的东西博大精深没有能够全读懂。
您不如专门讲三国演义,我觉得里面所写的经济、政治、革新、军事全都是言之有物的东西,可不是为了写而杜撰出来的东西,若是能够成体系的讲一讲,说不定我们能够学到的更多!”
“小苏学士,我觉得……”
“……”
三四十学子七嘴八舌,一下子提出来许多的提议,苏允倒是不急,每听到一个,便在身后悬挂的白纸上写下。
等声音渐渐停歇了下来,这才笑道:“我的时间可能没有那么多,毕竟我只是代邓学士讲课而已,邓学士自己有空了,他自然回来了。
所以,咱们只能稍微挑一些一两节课可以讲完的东西,你们看一下,可以挑出来一两个,先讲完再说。”
众学子看着白纸上的话题,一会之后,经过大家的讨论,终于挑出来三个最为感兴趣的议题。
一个是西北战事,一个是三国演义,一个是孟子集注。
苏允看了一下,然后道:“三国演义跟孟子集注一样,不是几节课可以讲完的,但我可以挑出来一些讲讲,倒是这西北战事我可以讲一讲。
当然,西北战事想要讲明白,其实也是需要数十节课才可以讲完的,但我尽量简略一些讲讲便是。”
众学子赶紧安静了下来,等候苏允讲课。
苏允不假思索,直接便讲了起来。
回来的这些时日,苏允早就将西北一行复盘了一遍又一遍,早就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全局,因此讲起来并不需要再行组织。
苏允将自己因为永乐城之败,生了对西北战事的不满,于是请缨去西北亲自看一下情况。
到了西北之后,军中的各种弊病令他触目惊心,之后便乔装深入军队,与士兵同食同寝,进行更加详细的调研,更是发现了更多的弊病。
这给他后面对军队进行改革指明了方向,之后夹杂了戚兴文营与铁鹞子的遭遇战,齐英营与戚兴文营战后改编齐英营,进行第一轮的训练,练出来数百骑兵。
之后便是八百骑破三城斩西夏将帅断西夏大军粮草之事,衔接上一个高潮——米脂之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