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br><br>叶盼汣皱起了眉,对白院首这身份更好奇了。<br><br>“上次你给我说的因材施教,分类教育,我想了许久,便去发掘书生们的天赋,针对天赋来教,热情极高,事半功倍。”<br><br>叶盼汣静静听着。<br><br>“徒媳,可是天下学子众多,白鹿书院只在这山头一隅,又当如何让天下如此?”白智渊问着。<br><br>他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教导的好处,不光书生,便是夫子们,都轻松许多。<br><br>叶盼汣开口道,“若习算有数家书院,若工部有数家书院,若天下不再只盯着科举之路,习算工部此类分支众多,遍布甚广,直通户部工部,也是青云路,那便天下便都是白鹿书院。”<br><br>源头处想,便是教育的选择增多,不是谁都是科举的好苗子,或是一心成为大诗人,在此之外,有了别的选择,而这选择未必比科举差,那便会有人选。<br><br>管教,还得管将来,缺一不可。<br><br>她从不小看教育的力量,这更是王朝强盛的关键。<br><br>白智渊摸着胡子,在细想这话。<br><br>叶盼汣继续说道,“师傅,女子进书院更是得潜移默化来,先建女子书院,再将女子书院的名声营造出来。<br><br>之后才有可能让普通百姓送女儿去书院,只要这回报够高,便会送。”<br><br>白智渊想了好一阵,叹了口气,“路长且阻,朝堂上的人离百姓太远,他们已经站在了青云路上,害怕挤着想爬上路的人。我老了,便是尽我所能,也不知能不能见到世人都开化那天。”<br><br>叶盼汣也叹了口气,智慧是个极有力的武器,握在苍生手里,便极难控制,稍有不慎,便是覆舟。<br><br>白智渊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走,“不过如今已比先前好了许多,苏阎的出现让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br><br>叶盼汣心中一动,“师傅,务必将盛平公主在书院念书,又上朝一事广而告之,这也会令许多想念书的女子看到希望。”<br><br>白智渊兴奋地回头,“正是!好,我就让书院四处说说。”<br><br>他一把年纪了,现在根本不怕朝堂上谁骂他或是怎么。<br><br>宁宣是他教得最久的学生,就是顾着皇帝自身的名声,对他也不会怎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