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看着欲哭无泪的黄瑾,不由得摇了摇头。<br><br>这老家伙,想什么呢?<br><br>关外的路要是好走,前朝炀帝也不至于攻打高丽屡战屡败了。<br><br>为了保障军队,炀帝在第一次远征高丽时,征发了两倍于军队的民夫,直接或间接的参战人员超过了500万之多!<br><br>就这,因为从中原到关外超长的运输线,险要的地理环境,导致桓军后勤供给不上。<br><br>大军甚至没有过冬的衣服,只能在冬天穿着单衣和高丽人作战,不败就怪了。<br><br>从中原到燕藩至少还有路,可从燕藩到关外那可是一条路都没有,只能走野地了。<br><br>李霖看着面如死灰的黄瑾,安慰道:<br><br>“路途虽艰,大伴已经到了燕地,就已经走了一半了。且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养足精神后,再上路不迟。”<br><br>“多谢殿下,多谢殿下。”黄瑾擦了擦眼泪,连忙道谢。<br><br>这些日子真是把黄瑾折腾够呛,他常年跟在庆帝身边,说不上养尊处优,也是从未受到过风吹雨晒。<br><br>他也五十多岁了,这一路颠簸,差点没要了他的老命。<br><br>黄瑾带来了两万余奴隶和发配的罪犯,加上几千禁军,队伍拉得老长。<br><br>过了半个时辰,依然有稀稀拉拉掉队的人才走到城外。<br><br>李霖让手下热情招待了禁军,并为奴隶准备出安营扎寨的地方,还从城中拨出了食物和水发放了下去。<br><br>禁军将士们对此皆是感恩戴德,纷纷赞叹李霖不亏是声名远扬的侠王。<br><br>李霖则亲自带着黄瑾和随行官吏进入城使馆安顿,并准备晚上摆宴给他们接风洗尘。<br><br>众人纷纷道谢,李霖只是回以笑容。<br><br>出门之后,脸上的和煦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伸手唤来一名亲卫:“看好他们,接触城中任何人,速来禀报我。”<br><br>“若是有世家之人意图接近这里,杀无赦!”<br><br>“是,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