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似乎有四十来岁年纪,一张雪白脸蛋本应极美,但脸上错有几条血痕,似是旧日伤疤,纵横仿佛利剑所划,成个“井”字,让她美感全失,竟是说不出的难看,令人感到恐怖。
她神色呆滞愕然,两手撑于地面,眼中光彩涣散,好像失魂了一般,不动不作,不言不语。
赵倜开口道:“大师,此女来自西夏,又伤少林多人,当该除去。”
老僧望他一眼,缓缓立起手掌宣了声佛号:“寺本空门,方外之地,怎好杀人?”
赵倜不知老僧做何想法,或许多年青灯古佛,慈悲为善,他想起对方原本放过慕容博和萧远山之事,心中有了几分猜测,不过试探道:“大师,那……丢去寺外再除掉?”
老僧语气喃喃:“寺外与寺内有何分别?此刻死于寺外,其实死在寺中。”
赵倜看他脸上又是迷惘神色,也不知他要如何去做,但这时又不好自己动手杀了李秋水,老僧既然开口,便是不想杀人,李秋水失魂落魄模样,全无反抗之力,不过寺内寺外都罢,若旁人杀了她,老僧都会认为是死于自家之的手。
赵倜笑了两声,此刻外面早便围了许多人,和尚不少,童贯周侗等也过来,都瞧见刚才老僧与李秋水动手情景,人人神色震骇,听了老僧语言,个个不由沉默。
老僧慢慢往前走去,走到李秋水前方,李秋水不知不觉,仿佛对外界全无所知,突然间听得老僧本来慢吞吞的语气变得凌厉,喝道:“咄!”
李秋水顿时打了个颤抖,仿佛回魂一般,哆嗦了一下,接着露出心如死灰,万念俱灭一般的神情。
她此刻身上最大的秘密被揭穿,被人以为怪物,而脸上的丑陋真容也被许多人看到,似鬼般令人生厌憎恶,本来全是引以为傲的地方,现在都变成了杀她的尖刀一般,仿佛所有人,甚至那草中的虫儿,树上的宿鸟都在嘲笑她,直是再无半分活生之念。
她脸色惨白地抬头看了前面老僧一眼,接着举起手掌,便往自己面门之上拍去。
老僧这时又是一声断喝,他伸手气劲出现,后发先至,往李秋水头顶一放,李秋水的胳膊缓缓垂下。
他口中这时诵出一段经文,赵倜站在后面细听,却是从未闻过的佛经:……盖有三种,在地在虚在天空,心不端故,谓尊助天。五谓六众,不为说一,四谓五谛,不说一事。由痴恚而感此身,聋呆无知,故乐脱伦。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伦也……”
这是什么经?赵倜心中疑惑,他虽然没有专心理过佛,但许多佛经却还是知道,过目不忘之下,宫中存有的佛经全都记得,经常来往大相国寺,也看了记下不少。
这时老僧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仿佛传音入密一般,只是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但李秋水的身体却不住颤抖,神色一点点变得平静下来。
原本她那种狰狞的表情,愤怒的表情,万念俱灰的表情全部消失,双眼微微闭着,仿佛泥雕木塑一般。
老僧渐渐停止了念经,赵倜想了想,原本老和尚点化萧远山和慕容博后,都收做弟子,此刻看这般形状,是确实打算放过李秋水?活她一条生路?
他目光闪闪,笑道:“大师莫非想将此女收为弟子,在门下教化,早晚三叩首,晨昏一炷香吗?虽然是女子,想来少林也可开个先例。”
围观众僧闻言都面面相觑,都露出忿忿之色,心说你这是什么话?少林又非尼姑庵,何况留在寺内不说……还收于门下,算怎么一回事?
他们虽然不知道老僧法号,还有老僧过往来历,但心中都对其好生敬佩,老僧武功深不可测不说,看起来佛法也极为精深,乃是一位毫无名利之心,潜心修行的大德,此刻闻得赵倜言语,只道这位燕王太不着调。
老僧朝赵倜望过来,慢慢道:“施主,此心若静时,何处不灵山?何况少林一寺?”
赵倜闻言一笑,他不放心李秋水,想看老僧想法,但老僧既然这般言语肯定,想来是李秋水已经明悟,放下世事,他也不好再说什么。
老僧这时对李秋水道:“去吧……”
李秋水从地上爬起,朝老僧行了个佛礼,低声道:“弟子回返来处,自此守身斋堂,只问修行敬佛,不再涉问俗事。”
然后转身,向着寺外缓慢走去。
赵倜望着她背影,忽然目光瞅见人群旁边的鸠摩智,瞧鸠摩智一脸思索模样,不知在想些什么。
又过几息,就看那边玄慈和玄寂被人抬了过来,随两人到来的还有一个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