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骂战已经不再将韩涵作为叙事主角,多半只是提一下他的名字,架起来开一枪,然后各讲各理各说各话。
吉报是近期唯一一份真正以方韩二人做为解构对象的省级报刊。
当然,倾向性很明显。
好大哥被踩得灰头土脸,而自家孩子方星河则被树立成了新时代好学生的典范。
主要也是因为成绩实在太耀眼,只差5分就满分,在任何省份都能争第一。
所以,鸡贼编辑心安理得的一顿春秋笔法,玩得那叫一个脏。
嗐,东北的孩子打小就淘气,谁还没跟人闹过别扭有点磕磕碰碰了?那都不是事儿!
再者,“总”字从何而来?
明明只是偶尔!
嗐,你们不懂,东北人外向,打小就被父母教育要闯荡,什么哥啊弟啊姐啊妹啊,我们见人就喊。
十三鹰?什么十三鹰?
妹有啊!
其实那是一个自发组成的学习小组,方星河是小组长。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方星河督促弟弟妹妹们用功读书,这不,本次期末考试所有孩子的成绩都提高了。
他真的很叫人感动,人帅心善有责任感!
胡扯!诽谤!造谣!
啥?你们有证人证词?
咳咳,方星河的省考第一实现了农安县初中教育零的突破,你们知道这有多难吗?
你再看看韩涵,总共8科挂7科!
韩涵挂了7门功课。
韩涵7门功课不及格。
韩涵也干了,但是方星河中考第一,610分!
对不起,我们根本没报!
通稿里什么都写了,唯独忽略了这一点,仿佛没有发生过。
确定了,是真爱。
……
为了淡化方星河身上的负面信息,吉省日报脸都不要了,不好的地方一笔带过,实在带不过就把韩涵牵出来顶在前头……啧啧。
小道消息:好大哥看到吉报之后,铁青着脸,转身就出去跑了一个半马……
报道最后的最后,吉报又特么开始煽情,眼泪汪汪的絮叨着一个孤儿“浪子回头金不换”有多不容易、多么感人、多么值得褒奖和鼓励。
搁虚空中给方星河立了一块牌位,上完香就开始抱头痛哭。
讲真,方星河看到之后都感觉臊得慌。
省级官媒啊!
瞪着大眼睛满嘴胡扯啊!
踩着我的好大哥疯狂输出啊!
你们像话吗?
吉报→_→:你就说效果好不好吧?
那确实,报道一经发出,方星河马上重新回到舞台c位,热度数倍于之前。
假如萌芽连续两个月将他作为封面时所引发的热度为10,那么,两波混混对峙时的热度就有30,巴金先生发文盛赞之后的热度到了80,而现在的热度干到了至少200。
仅仅当天就有二十多家晚报转载,粗略统计,总发行量至少两百万份,覆盖人群难以计数。
支持“读书有用”的正方,因此振奋精神,高举方星河大旗,向反贼们发动总攻。
这种攻势,在第二天达到了高潮。
赵春华终于把深度访谈的第一篇给赶出来了,北青报社会版头条,标题引得各方震动,粉丝狂嚎——
《我和命运干过仗》
此文一出,如同烈火浇油,将方星河从单薄的中考状元、文学天才,升华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然后,经由后面的两篇续稿,将这种形象进一步丰满,迅速席卷了全社会。
一时间,洛阳纸贵,全国各大报亭疯狂催货,加印加印加印!
专访刊登前,北青报的发行量稳定在60到65万份之间,上下浮动不大。
传阅率保持在每份4.69人,是首都媒体的最高值。
而在三天之后,系列报道结束时,发行量暴增至110万份,第一次挤下《首都晚报》,并且登上全国第三的宝座。
同时,传阅率突破每份6.12人,实现了全行业制霸。
另一边,虽然南方周末仍然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