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跨界拍电影,我们无脑力挺,上一部拍得稀烂,大灌篮照样看。
死忠仍然有可能分散注意力,比如死忠hot,但同时也喜欢陆易、方星河,毕竟领域不冲突,部分粉丝没那么敏感。
但到了4级狂热毒唯,那就必然只有一个偶像。
tf三小只,可能是毒唯粉最多的艺人,常年的内部战斗基本都提纯得差不多了。
博君一肖也不差,拆cp的时候哐哐提纯,一聊到对方就应激。
而房龙和李莲杰这种就没有狂粉——其实死忠也不多——当他们转型去拍文戏,不打了,马上就无人支持。
这是典型的浮粉多、死忠少现象。
由此可见,提升粉丝等级并不容易,真不是你帅你美你有好作品就能水到渠成的。
十三鹰,加上编外的房大胆,也不过产生了8个狂热粉。
然后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去掉方星河自己,13个人里只有12个在死忠之上。
落下的那个……
让方星河的心情十分复杂。
李港澳,丧门星,排行小八,打架很猛,话不多,平时总是浑身丧气,阴着脸看人。
他的粉级只有1级,散发着羸弱的白光。
大抵上,是不得不佩服,但又不是真心佩服。
嫉妒?不平?愤怒?想取而代之?
可能都有一些吧,人在年轻的时候确实容易看不清自己,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将注意力放在外界而非己身。
算了,原因不重要,他在方星河心里已是路人。
假如13个人里面有7个浮粉,那一定是大哥没做到位,有哪里不够好,可是13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异类,那就不必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不至于恨,只是没有必要再相处下去了而已。
十三鹰仍然是十三鹰,房大胆想混进来都快想疯了,外面排着队的人更多,除了方星河不可或缺,谁掉队都不值一提。
那就这样吧……
方星河并没有沉溺在伤感中,正相反,他很快乐。
新功能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当面辨认粉级,而且还可以提供精确数据。
水军头子忍不住在心里高呼:哥们终于能把职业素养发挥出来了!
生活在1999年,最让方总不适应的事,正是数据匮乏。
没有先进的数据收集工具,也没有全面的数据收集渠道,方总感觉一身功力废了大半,干什么都得靠猜,而不是有针对性的精准决策。
在他当水军的后期,ai工具和大数据分析工具能把目标的真粉数量精确到百位数,能把一部剧买的水和自来水精准划开,能从社交平台上采集到单独某一个粉丝的具体消费能力和用户画像……
习惯了那种级别的直观,现在就好像睁眼瞎一样。
不至于影响生活,但就是别扭。
20后小屁孩玩着各种ai工具,而堂堂方总趴在十几斤的报纸堆里提取文字信息……蛋疼。
如今,终于拥有了一部分精确数据,总算可以对自身情况做出进一步分析和规划了,可喜可贺。
从不成比例的粉丝结构来看,他的最初判断相当正确。
作家就是一个很容易吸粉,但不容易固粉的职业。
文字的触达性很好,碰到对的人,能够直抵心灵深处。
但是,文学作品和作者本人的联结性非常不好。
最明显的例子是jk罗琳,《哈利波特》的全球正版销量7亿多,盗版难以计数,又有极其成功的影视改编,那么她的粉丝一定很多吧?
社交平台账号只有1400万关注,而死忠不满万。
当她公开反对跨性别之后,所有相关方都在与她做切割,粉丝网站甚至将她开除了作者籍,极其魔幻现实主义。
而敢于顶着舆论压力支持她的粉丝有多少?
寥寥无几。
发声的支持者大多是出于意识形态,借机发泄不满,对立狂喷。
谁真正关心她本人好不好?根本没人在乎。
大刘、当年明月,都一样。
所以,作家和偶像作家真不是一回事。
韩二郭四,一个在国内开创了偶像作家之路,一个将之发扬光大,都厉害,但是两者的玩法截然不同。
韩二踏上意见领袖之路,吸粉对象是愤青。
郭四剑走偏锋,用青春伤痛文学来痛虐小女生,又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