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尘途有路 > 第十五章 阶庭兰玉

第十五章 阶庭兰玉

。”

    蒋苏梅微笑地看着沈菁,目光里满含期待。

    “我作得不好,可不许笑啊。”沈菁像是对大家说,其实是对秦科说。

    沈菁不再嬉笑,郑重地吟咏出来一首七绝:沧海桑田几变迁,经霜历雪亦恬然。中年更显从容色,再借苍天五百年。”

    “好气势。”秦科率先赞道。

    “好一个‘再借苍天五百年’。小菁,借你吉言,我和你蒋阿姨要活几百岁,哈哈。”边国宁开怀大笑道。

    “菁姐姐,你太棒了。你不带这样的,先抑后扬,欲擒故纵。”边小琪搂着沈菁的肩膀,打趣道。

    蒋苏梅也满意地看着沈菁。

    “爸,妈,来,为大才女沈菁,咱们大家一起举杯吧。”边小琪及时提议道。

    (二)

    几杯酒过后,边国宁又有了兴致,起身走进书房,拿来一本《史记》,翻到《史记·李将军列传》,指着其中一段读了起来。读完后,问几个人:“我给你们十分钟,谁能背诵下来?”

    付辛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肯定不行。

    沈菁说道:“边叔叔,您给我一个小时,我也背不下来。”

    边小琪觉得自己的记忆力足够好,说道:“老爸,您至少得给我半个小时。”

    蒋珂和赵俊俩人也都摇头。

    边国宁看向秦科,秦科见无人敢尝试,便笑着对边国宁说道:“边叔叔,我想试一下。”

    他双手接过边国宁手里的《史记》,迅速地进入阅读状态。

    十分钟,秦科合上书,开始背诵起来:“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善射,爱士卒。天子以为李氏世将,而使将八百骑。尝深入匈奴二千余里,过居延视地形,无所见虏而还。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

    “数岁,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余亡散得归汉者四百余人。”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下者皆用为耻焉。”

    听秦科流畅地背诵完全文,几个人对他有如此过目不忘的能力,皆感到目瞪口呆。

    边国宁感叹道:“我今天又见到过目不忘的人了。小秦,你不读中文系,可惜了。你怎么会去读理工科呢?”

    沈菁好奇地问道:“边叔叔,您以前见到的那个过目不忘的人是谁?”

    边国宁不语,只是微笑。

    边小琪突然明白了,笑着说道:“老爸,那个人就是您自己。”

    边国宁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边国宁又说道:“这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你们对李陵的故事应该都有所了解,那么你们对李陵这个人怎么看待?”

    付辛这次当仁不让,马上说道:“李陵背叛了大汉,投降匈奴,之后还不愿回到大汉,是不折不扣的叛徒汉奸,为后人不齿。”

    边小琪却持不同意见,说道:“李陵当时是迫于无奈,一定是有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想法。汉武帝杀了他的全家,这才导致他不得不真降了匈奴,而且李陵以后也不曾起兵和大汉交战过,所以,他不该受到谴责。”

    沈菁赞同边小琪的想法,说道:“李陵少年得意,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作战凶猛,是当时少有的猛将。他战功赫赫,以五千步兵大战八万骑兵都不落下风,直到打到了弹尽粮绝,所以,英雄是不应该被指责的。”

    秦科也赞同道:“李陵是一代名将,为保全部属的性命,宁可背上骂名。无论如何,抛开他名将的光环和后人的落井下石,我觉得李陵是一个有仁怀的人,就凭着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宽容。”

    边国宁最后总结道:“只注重颂扬成功者,对失败或失意者少有宽容,这种民族情绪已经羁绊我们几千年了。从当今一个小小的体育赛事上,更能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不是一个成熟民族应该持有的心态,所以,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82:从上山挖宝开始致富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被换亲后,夫君又登基成帝了!团宠三岁半,反派集体喜当爹!昭娇难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