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功臣,只是献出田地就可。
因此众人保全了一条命。
也因为此事,韩信彻底成了众臣的公敌。
做成了这些事情后,刘邦彻底对韩信放心了,韩信也心里踏实的领军出征,迎战匈奴,天子刘邦亲自送韩信至长安城外,见着浩浩荡荡的军队远去,对着身旁的张良缓声道:“好久没见陆煊了,去看看吧。”
刘邦这段时间很忙碌,除了自身的政务和匈奴之事外,更加操心韩信对功臣的手段。
太狠了。
动不动就要抄家啊。
这么下去,不会出现什么乱子吧?
能屹立朝堂上的臣子,谁都能看出来韩信之所以如此对待功臣,其背后必然有他这位天子的首肯,只是碍于各种原因他们不敢怨恨他刘邦而已,只能把怨气撒在韩信身上,估计一个个已经在想办法弄死韩信了。
这样下去,确实国库更加充盈,百姓田园更多了。
可如此多的臣子,各种各样的关系聚集在一起,韩信和他这位天子,真的能扛得住么?
真的发生大乱,比如功臣集体联合起来...刘邦想了又想,很是担忧。
刘邦心中担忧,想询问陆煊是否历史上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拉着张良就来到陆煊的小屋,正好今天问完了安排陆煊去院子里居住。
到了陆煊这里,短暂闲聊片刻后,刘邦就问出了心中的担忧。
“陆君,历史上是否有大肆清理功臣的事情发生?这种情况会造成何等局面和后果?”
刘邦这么一问,却让陆煊神情微顿。
大肆清理功臣?
历史上自然发生了不少。
但所有人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朱元璋大肆清理开国功臣。
季叔为何要这么问?
是胡惟庸案,还是李善长案?
应该不是蓝玉案,毕竟蓝玉案是太子朱标死后发生的,现在太子朱标根据他之前获知的信息,很大概率依旧还活着。
想了想,陆煊道:“历史上倒是发生过一些大肆清理功臣的案件,不过在我们后世,提到大肆清理功臣,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朝太祖皇帝时期。”
“杀的功臣血流成河人头滚滚,一起案件能杀三万多人!很多开国功臣都被杀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