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是对付各个国度高手的主力军。
可以说,蒙古人的扩张之路上,这些寺庙的红衣番僧就如同猛虎背上的双翅,如同如鱼得水的海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到后来,大元皇朝的建立,四大汗国的分裂,扩张侵略行动停住了步伐,那些在战争中存活下来的番僧,功成名就的同时,带着大汗赏赐的大量财富,回返各自的寺庙,成为了各家寺庙的深厚底蕴。
蒙古与西域诸多寺庙之间的联系,可谓千丝万缕,相辅相成。
如今,元廷遭遇到了建立王朝以来最大的危机,首先想到的得力臂助,不是去到中原后收拢来的那些武林人士,而是西域的诸多寺庙。
受到大元皇帝的圣旨召唤,每座寺庙都在积极响应,许多心慕中原繁华的番僧,踊跃报名,都想带队前往。
于是,每一座寺庙都派出了不少的高手与精英,少则十数人,多则三四十个,汇聚成一支支队伍,向中原方向快步挺进。
这些人一个个功力深厚,轻功不俗,即便顾着体力,不能日行千里,二三百里路还是轻轻松松。
不过一个月时间,这些人就先后来到中原大都,被大元皇帝统一安排,住进了城西的万安寺。
万安寺中的和尚,则被暂时安置在城外的数座寺庙中,只留下一些火工头陀、洒扫头陀,点香头陀,为新来的西域番僧服务。
万安寺占地面积广大,平日里的僧人都有数千之众,每日都需跑马点香,耗费日巨。
如今被上千名红衣番僧住进来,且都是一个个武功高强的武者,彼此之间又互不统属,因此,不同寺庙的番僧见面,免不了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眼珠子都快要碰出火星来了,就差撸袖子干仗。
如果不是各自的领队还有些理智,约束着各自的人手,只怕早就打成一锅粥了。
西域诸国,寺庙众多,由此带来了狼多肉少的困境。
每一座寺庙之间的关系都不大好,为了争夺香火供奉,竞争之激烈,与中原武林各大门派帮会的关系,一般无二。
数百年间,彼此之间甚至产生过无数次厮杀拼斗,有些寺庙从此销声匿迹,有些寺庙则乘风而起,当真是几多风流,都被风吹雨打去。
所以,这些寺庙出来的番僧,别想关系融洽。
在这些番僧还未到来之前,还有一道圣旨传入了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