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
今天,这个心结终于彻底散了。
顾康此时也是难得的在刘庄面前露出了笑容。
顾晟终于立下功勋了。
这距离他当年重临洛阳时定下的目标又近了很多。
只要继续这样顺遂下去,整个顾氏便有可能在刘庄这一朝达到一门双侯的盛况。
届时,顾氏便有了跻身于天下最强大族的声望!
他又岂能不欣喜?
“济世,你今日便在宫中用膳。”
刘庄兴致颇高,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你我君臣二人,就如当年一般,好好畅谈一番。”
显然,昔年刘秀大业未成,旦夕身死的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不想浪费任何的时间。
“臣领命。”顾康微笑着拱手应承。
两人就这样在南宫一同用膳,而后自然而然地谈及政事。
如今大势已成,他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西域。
而事情也正如原本历史的发展一般。
刘庄打算派班超为使出使西域,凭借此次汉军大胜的声威,一举平定西域。
顾康对此深表赞同。
自班超与顾晟结拜之后,他也是先后与班超接触了多次。
政治水平高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特点。
那便是识人。
对于班超的才能,顾康早已了然,更别说如今他还立下了功勋。
但顾康却说起了另一件事。
——治水!
“陛下!”
“自昔年平帝时期起,大河、汴渠多次决口泛滥,百姓深受其害,伤亡无数。”
“随后天下大乱一直都没有得到整治。”
“如今盛世来临,但两岸百姓却仍深受其害,臣曾细细探过此事,百姓皆望朝廷能够整治黄河。”
“此乃民心所向。”
“臣以为时机已到,该行治水。”
顾康毫无保留地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其实他早就有此念头了。
顾康本就对农耕之事极为精通,深知水患对农业的危害。
自治天下之田后,更是愈发察觉到了大河、汴渠如今的状况。
并为此做出了准备,先后集结了一批于水利方面颇有造诣之人。
但治水之事,必定影响甚大。
群臣的心思他看的太清楚了解了,他一直都在等待着机会。
如今,这个时机终于来了!
听闻此言,刘庄不禁微微皱眉。
他自然知晓大河与汴渠的水患。
同样也十分明白若是当真能做成这件事,定是一件福泽后世之事。
对于大汉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但他想的是,如今的大汉,真的有能力同时兼顾这两件大事吗?
虽是遣班超赴西域为使。
但在这其中也必定有大军相护。
当然,并不是直接随班超远赴西域,而是给予震慑。
这件事可大可小。
刘庄原本的想法是直接大型兴兵,待西域一定,立刻挥兵彻底解决掉北匈奴。
但要行治水之事,那此事便一定要搁置。
绝不能动用太多的兵马。
治理汴渠与大河,这注定是一件损耗极大之事,容不得他不多加考虑。
“陛下,若是当真能治水成功。”
“不仅仅可以造福两岸百姓,期间可多出来的耕地亦是一项好处。”
“.....”
顾康仍是在帮刘庄分析着其中利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