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以此可见,他将来立功的机会还有很多。
显然,顾氏的兴旺显然已经是不可能再阻挡了。
这是天下所有人的看法。
顺江而下的官船上。
刘庄身着便服,站在甲板上。
微风拂面。
他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尽收眼底,一边默默地聆听着顾康为他详细解释治水工程背后的精妙玄机。
顾康从为何要采用这样的治理方案,到这种方案实施后带来的诸多好处;
再到如此修渠的深远意义;
以及可以灌溉的土地面积、预计能带来的粮食增产等等;
事无巨细,一一阐述。
虽然这件事顾康早已不止一次与刘庄说过这些。
但看书信以及亲眼所见,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相同的。
尤其是当他时不时便能看到两岸百姓朝着官船跪拜,齐声高呼着“圣人天恩”时,刘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动与自豪。
直至顾康完全说完,刘庄这才看向了他,感慨带:“济世辛苦。”
他的表情十分认真,看着如今这辉煌的成果,刘庄便能想象到完成此事到底会有多么困难。
“为陛下为天下百姓,臣之本责,何来辛苦?”
顾康淡淡一笑,仍是往常那般的谦逊,没有一点居功自傲的态度。
见状,刘庄摇了摇头。
他已经习惯顾康如此谦逊了。
虽然他早已不止一次的提过,私下里两人无需如此,但顾康却始终都是这般。
他亦是无可奈何。
随后,两人便不约而同的聊起了政事。
对于刘庄而言。
如今他最想的自然就是出兵西域。
当下西域都护府已成,只要多派些兵,持续扩大大汉的影响力。
不需要多久,便能彻底的收回西域。
他甚至是立刻便想要发兵西域。
但顾康还是认真的与他说了如今天下的情况。
“陛下,如今我大汉国力虽未有太过损伤。”
“然此般规模的徭役,已经让百姓有了疲惫之心。”
仍旧如往常那般,顾康并未做什么所谓的死谏,只是点到为止,让刘庄自己去做选择。
但对于刘庄这种皇帝而言,这往往只会有一个选择。
“济世以为,何时才能出兵?”
刘庄丝毫没有纠结,直接询问顾康的意见。
“至少一年。”顾康神情严肃,认真地说道,“此番治水,臣开掘河渠时,特意考察了地形,使得两岸新增了许多良田。”
“陛下可以将这些田地与百姓耕种。”
“若无天灾,只需一年时间,届时我大汉国库定会丰盈,陛下大业也自可……”
“断不会有天灾!”未等顾康说完,刘庄突然格外铿锵有力地呵了一声,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我大汉绝不会有天灾!”
闻言,顾康不由得微微一愣,脸上露出一丝诧异之色。
或是因为顾康的影响。
刘庄对于什么所谓的鬼神之说也不再是如以往那般的相信。
不应该会说出这种话啊...
难不成是谁趁他不在洛阳时影响到了陛下?
顾康不由得便想到了这点。
但还未等他开口,刘庄的声音便再次响了起来。
“济世,朕前些时日梦到了先帝与母后。”
“在梦中朕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先帝仍是那般的高大伟岸,无所不能。”
“他与母后仍是那样的恩爱...”
“朕在梦中无忧无虑,一切的烦恼与困难,父皇与母后都会帮朕解决。”
“朕以为,这定是先帝与母后认可了朕如今的功业。”
“既如此我大汉又怎会有天灾?”
清风徐徐拂过,刘庄任由这微风吹动着他的衣襟与发丝,眼神之中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