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这广宗城外的几万大军实在是难为了他,终日忙得脚不沾地,苦不堪言。
直到刘正到来,卢植便将他划给了高诱。对于这位师弟的算学造诣,高诱一直万分敬佩。更何况,刘正还带来了一位名叫许方的手下,更是万中无一的算学大家。
一人仅用半日时间,就将高诱要做三天的粮秣计算得清清楚楚、分配得明明白白。自此,高诱身上的担子终于轻了许多,也有闲暇拿出《毛诗》来研读一番了。
想到《毛诗》,高诱又想起一件事情需要麻烦刘正。“仲兴,军中纸墨已经不足了,还需仲兴再调配一些来。”
刘正笑道:“此事已经我已说与了许公礼,不日便到。”
高诱闻言放心道:“既然是公礼已经知晓,那就没什么担忧的了。”许方的能力高诱是见识过的,自然不会出什么差池。
这时,高诱又转向刘备说道:“玄德不知啊,由奢入俭难。自从用了朐纸郯墨之后,为兄就再也用不惯竹简木牍了。等纸墨不缺了,玄德可来誊抄一份《毛诗》《左氏传》回去。”
高诱与刘备说着。他知道刘备不爱读书,但作为师兄,高诱没有辜负他名字中的循循善诱之意,对于督促学弟们的功课很是上心。
尤其是当高诱听了刘正所说纸张造价之后,这比起竹简还要便宜的纸张高诱为何不用呢。只是刘正告诉高诱的是纸在朐县的造价,等千里迢迢从东海运到巨鹿,这纸张价值早就翻了几番了。不过刘正也不心疼这些钱,师兄想用便用了。
刘备听了高诱如此说,尴尬地看了眼刘正。眼下是什么时候,广宗城里还有十几万黄巾虎视眈眈呢,怎么可能有闲心抄什么经书?这位师兄真是书呆子!但师兄有命,刘备只得点头答应。
“不过这朐纸郯墨是什么?”刘备好奇地问道。他知道徐州郯县是刘正老家,朐县应该也属东海郡,离郯县不远。只是这两个地方生产纸墨吗?
高诱闻言笑道:“不怪玄德不知,这朐纸郯墨出于东海郡,近些年在中原几郡大为盛行。朐县出纸,郯县产墨,朐纸便宜且韧、入墨不洇,郯墨入纸不晕……”
接着,高诱与刘备说了许多着朐纸郯墨的好处。不消说,此两样都是刘正的产业。只不过此时朐纸郯墨还没流行到刘备所在的涿郡,况且就算是已经运到涿郡,不喜读书的刘备怕是也不知道。
此时虽然离蔡伦造纸已过去快百年时光,但蔡侯纸的推广依旧没有太大进展。原因无他,只因这纸太贵了。
即使蔡龙亭所创的蔡侯纸已经是用破麻烂布为原料所做,成本大大降低。不过这年头,去哪找这么多的破麻烂布?也就是蔡伦作为京中的大宦官,才能搞得到些。
加之所产的纸张质量参差不齐,粗劣的不如竹简,价高的不如布帛。因此造纸术就此停滞,此番倒是成就了刘正,令其大获其利。
而刘正降低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