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琦玉坐在书桌前,手中捧着那本《房屋建筑手册》,一页一页仔细翻阅。手册的内容非常详尽,涵盖了从基础的城墙建造到复杂的民居设计,甚至还包括伐木场、采石场等资源采集设施的建造方法。每一页都配有详细的图纸和施工指南,仿佛是为末世基地量身定制的百科全书。
“城墙、伐木场、采石场、民居……”她低声念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手册中提到的三十多种建筑类型让她大受启发,尤其是关于资源采集和防御工事的部分。
以别墅为中心,建立领主府,向外呈环形布局建立一圈民居区,也可成为庇护所。
别墅作为核心建筑,墙体由厚实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窗户安装特制的防弹玻璃,大门采用高强度合金打造,具备多重锁闭和防御机制。别墅内部划分出指挥中心、物资储备库、医疗室等重要功能区域。
民居庇护所环绕别墅而建,以木质和砖石结构为主。每间民居面积约30-50平方米,可容纳3-5人居住。房屋之间间距2-3米,既能保证一定的私密性,又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助。民居外墙由砖石堆砌,厚度约30厘米,具有一定的抗撞击和防丧尸能力;屋顶采用木质框架搭配石棉瓦,既能防雨又相对轻便。
在民居与别墅之间,设置一条宽约5米的环形通道,方便人员和物资的快速通行。通道地面用平整的石板铺设,两旁设置简易的路灯,采用太阳能供电,保障夜间照明。通道内侧靠近别墅的一侧,设置一排木质岗哨,安排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负责监控周边情况。
整个民居区域(庇护所)的最外围,建造一圈防御围墙。围墙高约3米,由砖石和废旧金属混合搭建而成,每隔10米设置一个瞭望塔,塔上配备望远镜和简单的通讯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和通报危险情况。围墙上还设置多个射击孔,用于防御丧尸和可能的外部威胁。
这是目前能达成的,最安全方便的建筑规划。
她回想起之前基地的建设,虽然也采集了木头和石头,但每次都是开车去远处的体育场和树林,效率极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