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今日战事极有可能大溃。
阵前叛降,对士气的打击太大。
好在由于赵云的威望加成,又由于傅佥、冯虎、宗前诸校尉身先士卒的血战,汉军秩序在渐渐恢复,维持着且战且退之势缓缓向后撤军。
左翼溃卒在减少。
但只是减少,并非断绝。
曹军在人数上仍然占优,而且占汉军大多数的老卒弱卒在体力与披甲率上远弱于敌。
不少老卒甚至由于失力直接放弃了挣扎,无可奈何地面对死亡。
另一边,曹真显然看出了,赵字旗所在的汉军左翼,汉军士气斗志都明显强于他处,于是开始下令,命后部还未进入战斗的几千步卒往远离赵字旗的中部汉军而去。
且战且退就意味着移动速度慢。
也就意味着人数占优的曹军可以奔袭到其背后,直接将其退路堵死。
果不其然,战场中部的汉军在见到曹军向他们背后奔袭而来时便自乱了阵脚。
尤其是一直守在后方的老弱,尚未与奔袭而来的曹军接阵,便主动弃阵而走,开始了溃逃。
原本在前阵血战的冯虎见状,赶忙将指挥权交给了司马柳隐,其后不要命地前冲。
在没有盔甲防护的胳膊大腿被刺不知几矛后,他成功格杀身前十余名曹卒,吓退了身前几乎胆裂的曹军,为自己转战后阵搏出了空间。
然而此刻的他仍旧不退,反而继续向前暴冲,再次格杀七八曹卒。
至此,胳膊与大腿已是流血如注的冯虎带着几十名亲兵往后阵杀去。
而同样已经杀红了眼的司马柳隐立时率自己的亲兵顶上,与冯虎一般不顾魏卒刀枪箭矢向前冲杀!
曹卒哪里见过这种阵仗?
——退。
至于二代魏将,更是不愿也不能冲到阵前搏杀。
早上的乐琳就是前车之鉴。
再者,自从大魏建国后,空谈玄学思潮便在洛阳开始盛行,又昭烈死后,洛阳更沉浸在天下无敌的氛围中,只等蜀寇吴贼自生自灭。
而建安末年那场十室九空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