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林川带着周铁栓,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上走去。
他们去的地方,叫黑瞎子岭。
在八十年代的时候,这里已经开发了林场,建起了厂区,盖了好几栋楼。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大兴安岭还没有被开发,眼前只有莽莽林海。
远处,上官屯合作社的泥墙上,“劳动光荣懒汉可耻”的标语在风雪里半隐半现。
这是高级社统购统销的第三个年头,屯东头粮仓顶的五角星积了半尺厚的雪。
早上六点,屯里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号召屯民出工出力,参与农田水利修建工作。
此时铁皮喇叭正播着消息,混着电线杆上结冰的"嗡嗡"声。
“下面宣读……”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
“鼓励社员利用自留地,发展家庭副业……”
“鱼塘、菜地……允许饲养大型牲畜……”
字正腔圆的播报声中,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林海中。
……
昨天留下的脚印还在,林川走在前头,周铁栓走在后头。
手中的木棍一方面可以探路用,另一方面,必要时可以防身。
林川身上穿的是羽绒防寒服、极寒冬靴,一副现代人的打扮,而跟在后头的周铁栓,则身穿羊毛毡子,戴着狗皮帽子,棉袄上还打着补丁,只是腿上套了林川的羊绒保暖护膝。
出发前,林川还把自己的保暖内衣给了周铁栓穿。
本来还想和周铁栓换外套,可是周铁栓的衣服太小,他根本穿不上。
即便是这样,已经让周铁栓心里感动得要死了。
进山半个多小时,两人来到了第一个兽套的位置。
“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