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的战争年代
昨天夜里,老屋倒了,彻底地倒了。老屋始建于爷爷的爷爷,土坯结构。随着家庭成员的增加,老屋不断地被接龙。解放之后,建了新房,老屋只保留了三间,作为储藏室使用。曾经部分坍塌过,后来在老屋的四个角及门框周边用砖块加固了。
宝应是水乡,到处是河流包围着陆地,陆地中有河流。一首《九九艳阳天》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九九艳阳天》是《柳堡的故事》的主题歌,而柳堡是宝应的一个集镇。你可以从《柳堡的故事》中领略到水乡的水土,相融与共的景致。解放之后,修建了大堤大坝,才形成了目前成片成片的庄园。
咱家祖上是雇农,一无所有。爷爷的爷爷发现某个苇荡之中,低水位时会露出一小块滩涂。他便在农闲之际夹河泥,硬是在苇荡之中,堆出了一块陆地,然后在上面盖了房。房子被水包围着,没有桥,进出必须撑船。爷爷的爷爷,每个月要去一趟县城,买一些日用品。那时候,没有车,全靠步行。出去时,天才蒙蒙亮;回来时,早已是月上枝头。每个月,总有那么一天,旷野里回荡着爷爷的爷爷那粗旷的呼喊,他老人家招唤家人接他回来呢!
抗战时期,宝应是重灾区,新四军、国民党、日军三方在此拉锯。多半时候,宝应是日战区,东北相邻的盐城是新四军总部所在地,东南相邻的兴化是国民党的江苏省省政府所在地。大大小小的战斗真是无数。像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