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狂风骤雨的洗礼,陆家终于洗清冤屈,往昔的阴霾渐渐散去,阳光重新洒落在这片历经磨难的土地上。陆昭然与萧蘅这对在风雨中携手前行的伴侣,也迎来了生活的崭新篇章。
在劫后重生的喜悦中,萧蘅陷入了对未来的深深思索。往昔的岁月里,她见证了太多女子被传统礼教的枷锁束缚,空有才华与抱负,却无法施展。那些被困于深闺的无奈身影,那些渴望知识与自由却只能暗自叹息的眼神,如同重锤一般敲击着她的内心。她深知,女子不应只是依附于男子的藤蔓,而应如坚韧的乔木,独立撑起一片天空。于是,一个坚定的念头在她心中萌生——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扬州女学的博士,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女子开启一扇通往光明未来的大门。
当萧蘅踏入扬州女学的那一刻,她仿佛踏入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教室里,一双双明亮而又充满渴望的眼睛望向她,那眼神中蕴含着对知识的热忱,对命运改变的期许。萧蘅的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力量,她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课堂上,萧蘅引经据典,将古代贤女的智慧与才情娓娓道来。讲到班昭,这位续写《汉书》的奇女子,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毅力,在史学的天空中绽放出璀璨光芒,萧蘅不禁感慨:“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竟能踵而成之,实乃女子之楷模。”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讲到蔡文姬,其一生坎坷,却凭借非凡的音乐与文学天赋,留下了动人心弦的《胡笳十八拍》,萧蘅深情地说:“文姬之才,令无数须眉汗颜,其‘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之句,道尽人间沧桑,亦显其才情之高绝。”
萧蘅不仅注重传授知识,更致力于培养女子的品德。她常常教导学生:“《礼记》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女子亦当修身养性,以贤德为范。”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学的学生们不仅学业日益精进,更在品德修养上有了显著提升。她们不再是足不出户、唯唯诺诺的闺阁女子,而是怀揣梦想、自信独立的新女性。
陆昭然则在陆家恢复家业的征程中,大展身手。他将往昔历经磨难所积累的智慧与勇气,毫无保留地融入到商业经营之中。面对商场的风云变幻,他沉着冷静,犹如驾驭巨轮的舵手,引领着陆家的生意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在盐务经营上,陆昭然深知诚信乃立业之本。他严格把控盐的品质,绝不以次充好。每一批盐货,他都亲自检验,确保其纯净度与质量。他常对伙计们说:“《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陆家的盐,要对得起百姓的信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