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贼先擒王,苏扬选择了菊花山资历最老的一户人,这户人里有一个类似“长老”级别的人物,虽然年纪并非最大,66岁,但人家有文化呀,达到了现在的初中水平,山里很多需要文字和算数的事情,都找他,所以威望自然是最高的。
车子只能停在山下,一行人步行上山,祝佳对苏扬的计划并不是很赞同,“苏扬,那黄大爷虽然是最有文化的,而且是整座山最有威望的人,但他也是性格最倔的,我怕到时候事得其反,不如选择最好说话、性格随和的人家先谈一谈,个个击破,只要有一个同意了,大家都会响应的。”
苏扬并不这么认为,就算有人先松口了,但黄大爷不松口,阻力永远都在,只要黄大爷带头同意,其他人便能迎刃而解。
“祝姐,先试试吧,现在已经不让他们搬走了,我们镇里出钱帮他们修缮房屋,只是让他们改种菊花而已,我想已经没问题了。”
虽然问题不再复杂,但苏扬的想法还是太乐观了。
黄大爷的脾气果然是倔中之倔,“帮我们装修房子?为什么呀,我们房子好好的,就这样子我们喜欢,凭什么听你们的。”
苏扬刚把来意说明,便挨了当头一棒,这黄大爷根本不买帐。
“黄大爷,你看看,你们的房子已经陈旧了,下大雨肯定有地方漏水,还有,以后整座菊花山的旅游项目启动了,你们这座山的所有房屋用一种风格,多漂亮呀,无疑会成为整座山的景观之一,镇里出钱为你们建农家乐,你们只管购置桌椅碗筷,便能赚大把大把的钱了。”
苏扬高估了钱在老古董心中的地位,这些人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方式,不想有任何改变,钱对他们真没太大用处。
黄大爷看了看屋顶的一处转角,是啊,经常露雨,为此家里已经补过多次,但影响不大,因为是在山腰,积水倒不会形成。
黄大爷四处瞅了瞅,“你们回去吧,房子不许你们动,还有,开什么农家乐,麻不麻烦,家里根本没有人来管,你说的所有事情我们都不答应。”
虽然镇里出钱建农家乐,桌椅用品也花不了多少钱,但起早贪黑的不费神呀,黄大爷不赚这个辛苦钱。
祝佳和黄大爷是打过交道的,对此人真是无可奈何,但祝佳对于黄大爷这种漠视生活的态度很反感,走到跟前讲了起来,语气很重。
“黄大爷,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