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万里,致使黄巾覆灭,家国安定,大军所过之地百姓夹道迎之。吾赵霁为征北将军亲卫统领,奉将军之命办重事,尔敢阻拦?”
刘凡下马,对都伯质问道。
刘凡非自卖自夸,是对这无名小卒来了兴趣,欲试探一下此人。
“征北将军居功至伟,卑微之人不敢言,足下为征北将军办重事,必持有信物,请足下拿出信物?”都伯不卑不亢,尽忠职守。
“守关司马已经下令,汝越俎代庖,可知军令如山乎?”刘凡眉目一挑,怒道。好似此人不给自己面子一样。
“军令如山,吾不敢违!驻守壶关,不让贼寇通过,便是在执行军令。敢问足下,汝可知军令如山否?”都伯瞪大眼睛,手扶在腰间的刀柄上,反问刘凡。
其寓意很明显,身为军人,强行通关,却不出令件,与贼寇无异。
“违征北将军令,汝想死乎?”刘凡抽出宝剑,剑指都伯。
“有死而已,吾有何惧?”都伯不屈的看着刘凡:“若有征北将军令,可杀吾,若无,便为贼寇!”
都伯的手却紧紧的握住腰间长刀。将军派遣亲信出去办事,手持令件文书,这是必然。
好生恶死,天下常情,若临大难而不变,视死如归者,非忠臣义士有所不能。
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从他身上,刘凡看到了徐晃的沉稳和严谨,又看到了与之与众不同的刚正和锐不可当。
身处并州?他是被埋没的人才,还是青史留名的存在?
其性格和那个人很相似,会是那个人吗?
“大人息怒啊!此子为吾新招募,吾见其勇,封他为都伯,没想到他如此出言不逊!”
壶关司马大急,狠狠的瞪了都伯一眼,对刘凡解释道。
“哈哈!”刘凡仰头一笑,从身后包裹拿出征北将军的银印递给壶关司马,让后对都伯一礼,谢道:“微子之言,吾犯军令矣。”
都伯没想到刘凡前后转换这么大,无所适从,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这一方面,和周仓差不多。
刘凡笑了笑,不再言,心想等到进关之后,再找他详聊。
壶关司马拿到刘凡银印之后,大惊失色:“此征北将军贴身印绶也,看来大人的确有急事,大人请入关。”
“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