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结同好,还寓意着夫妻同甘共苦。
再然后是接缨礼,新郎亲手将新娘发髻上的订婚信物红色的“缨”解下,高举在空中向众位来宾展示,以象征婚姻得到家族和众人的认可,表示将新娘已经娶进门,从此新娘是新郎家中人。
最后是结发礼,两位新人分别割下一撮头发,用红丝带绑在一起,象征着将两人牢牢结在一起,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结发之后,代表着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
礼仪完毕之后,开始拜堂。
一拜天地国亲师,二拜高堂,三是夫妻对拜。
婚礼之后,虞谧就是他明媒正娶,他心中这丝牵挂更重了。
虽说天下未稳,儿女情长。但他身为主公,并非这样。
主公一直无后代,部下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稳。有了子嗣之后,更能提升部下的凝聚力。
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从黄昏中开始的这个安静优美的仪式,映照出一个久违的文明气息,那是纯正、优美而伟大的汉文明,直指人心。
华夏是礼仪之邦,衣冠上国。今是,今后也是。
……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一转眼,近三年过去了。
中平五年,十月。即公元一八八年。
三年来,刘凡厉行法令,赏贱小,罚贵大,更深的打击豪强势力,对改过自新的世家选择重用,使雁门、河套令行政通。
刘凡没有发展任何技艺,他鼓励农桑。在河套之地,开垦无数良田,依靠曲辕犁,水车,翻土灌溉,年年丰收。
在百姓迁至河套第一年的冬天,预计的粮食远远不足以撑到第二年秋。
刘凡果断下令停止军队、百姓用粮。
他连战之下,缴获的百万头牛羊都消耗在一个冬天。以肉羹保护百万百姓过冬。
刘凡觉得很值得,他让百姓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之后困难迎刃而解。
刘凡励精图治,将士在边塞用命,文官在各地用力,百姓忙着耕种。
三年内,百姓迁遍河套各县,将西汉时河套全部揽入怀中。
将士在边境与鲜卑各部大小百战,仅刘凡在三年内,二十余次出雁门。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