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汉末之天下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有隐者

第四百二十八章 天下有隐者

面又歌颂其情操,把隐士视为同道中人,意在招隐求贤、让众人入世治国辅君济世。

    曹丕的《大墙上蒿行》开头即以人生短暂发问:“今我隐约欲何为?”

    接着以入世的物质享受诱发隐士们出山,为其建功立业。

    此诗受到曹植《七启》劝隐士出山,建功立业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三曹欲有所作为,另一方面也说明存在着大量的隐士不为朝廷所用。

    《七启》假设了镜机子与隐者玄微子问答。

    批评隐士“耽虚好静”、“飞遁离俗”、“隐居大荒”的行为,借镜机子分类铺叙肴馔、容饰、羽猎、宫馆、声色之妙及游侠、俊公子之奇节异行。

    最后以赞颂曹操“翼帝霸世”、“举不遗才”、“国富民康”、建“霸道之至隆”的功绩,说服玄微子“从子而归”,表达了君子不遁俗而遗名,智士不背世而灭勋的积极用世、建功立业的政治态度和理想抱负。

    刘凡知道最有名的隐士为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庞德公、管宁。因为这几人教导出来的学生都大名鼎鼎,在各国政坛上非常吃香。

    这个时代的隐士,并不是全指归隐山林,不问世事的人。

    而是指隐逸有学问韬略之士,他们不入仕,但依旧教导学生,名闻州郡。

    “巨鹿张臶,颍川阳翟司马徽,诸如此,比比皆是。他们不慕名利,不求荣华富贵。好似无所求。不过荀攸认为,他们只是没有找到适合栖息的地方。”

    荀攸向刘凡回答道。

    “吾伸张大义于天下,希望国安民乐,盛世繁荣。吾行使天道之责,合乎自然。从‘道’上讲,吾所追求,和隐者一样。”

    刘凡感叹道,三曹的思想,历朝历代的君主都有,他也希望隐士出山,为己所用。

    “淡泊名利的隐士多为寒门和落魄世家后代。当今天下,只有大将军用人不论贵贱,唯才是举,辅以德行。”

    荀攸笑容可掬的说道。意指刘凡贤德。

    “左军师亦支持吾南下清君侧,但是张让、何进等人必弹劾吾谋反,吾该怎么办?”刘凡向荀攸问道。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北离武圣恶毒宫女重生年代文的捣乱日常涨红高武愚神,苟在凡人修炼成仙!造化炉从百夫长开始杀穿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