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如此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只让人察出他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忠臣,而看不出是一个心藏猛虎的枭雄。
“远揽强秦之倾,近察哀、平之变。光武皇帝立后汉,不过数十年,宦官、外戚相继专政,又有连年饥荒,灾害异数。吾认为天灾并不算什么,只要当权者清明,便可以妥善处置。但那一双当权的巨手,总是玩弄天下。祸害天下,导致天下大乱者,非乡野小人,也非水旱之灾。而是朝堂之首的大人。”
对于刘备的言语之意刘凡十分认同。
这刘备的仁德之心是真是假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后世一直在争论。
最主要的是他有几句话太得罪人,特别是女人。所以不为人喜。
他说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若他是虚伪小人,那他的一生都在演戏。
这个在历史上叱咤四十年的枭雄,即便是年近六十之时,也如少年一样,意气风发,敢于挥鞭东指。颠沛流离之下,百折不挠。
夷陵之战,被东吴小将火烧连营,抱病在床,也不轻易加怒于人。
演了一生的戏,就算假的。也算是真的了。
“可是,眼看就要摧破奸贼,扫清万里,救天下百姓诸公却止于虎牢关、旋门关,不齐心,不死命。赵王为盟主,非十八路诸侯选举,而是天下百姓都希望赵王为盟主,匡扶天下。今日看赵王之色,也不想强攻虎牢关。难道这就是天下百姓对你的信任”
说着说着,曹操就引向国家大事,并向刘凡指责道。
望见刘凡面色不定,曹操以为刘凡生气了,拱手说道:“操听说急事来临,不能慢条斯理。痛心疾首的话,不能小声小气。不论今日在中军之言,还是刚才所语。都是忧心所致,还请见谅。”
“吾北定边关,名望于天下。难道参与讨董,是为了沽名钓誉大汉前有张角造反,后有边章寇掠。黑山、白波贼势庞大,州郡黄巾死而不僵,啸聚山林者起伏不断。吾在雁门镇守,惊闻先帝晏驾,不才之人何进执政。外戚、宦官相争。董卓入京,无霍光之德,却行霍光之事。杀主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