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王。”
林锐向盖勋请令道。
“有了董卓之乱,中原死伤太多,河内士兵逼降即可,不必妄杀。”
盖勋向林锐叮嘱道。
“诺!”
林锐领命道。
或许这就是刘凡用盖勋,而不用朱儁、皇甫嵩的原因。
黄昏之时,林锐率领骑兵五千,至野王县。
原本野王的两万河内士兵可依靠高坡而守,抵挡黄忠一万骑兵东进。
但是河内军驻地后方却是平定,在平原上,步兵将后面暴露给骑兵,必会受到致命一击。
统领这两万河内兵的人,是王匡的从事,韩浩。
韩浩在历史上曾留下浓浓的一笔,他的治军方略,不是方悦这种勇将能比的。他才是真正的河内名将。
当林锐率领骑兵至河内军驻地只有十里的时候,河内的探子方才发现敌军从后方袭来。
“吾早料到会如此。东西相战,兵家争地,守野王,必能据东而御西。但是南面黄河数十道口,只要有准备,都可登陆。尊者那么英明,怎么会不行此战略?”
韩浩听后,面色并没有变化。显然,被突后,在他意料之中。
在刘凡麾兵进攻河内的时候,韩浩就已料到这种结果。
“面对董卓的威逼利诱,您都不屈服,吾等都相信从事你。从事和吾等一样,都是河内人,而王匡只是外州之人,不懂吾等河内。他反客为主,以泰山兵为内兵,把吾等当做外兵。吾等为何要为他效死命?那位尊者才是真正的爱民如子,看着黄河对面,吾等眼馋。刚才经过战乱,州人的生活比吾河内还好。此时投敌,非背信弃义,乃众望所归也。”
河内司马对着韩浩劝说道。
“吾等虽是王匡的部曲,但也是大汉的将士。尊者将兵甲驻河内,何用投敌二字来形容。是王匡倒行逆施。”
韩浩向部下命令道:“王匡忤逆朝廷,行不义之事,又将吾等置于不忠不义,那是杀头的大罪。前方骑兵过万,后方又来骑兵,只怕是现在怀县也失守了。尊者的恩德普照日月,大地都没有他仁厚。趁现在还未交战,弃兵投降,尊者教兵马,信赏必罚,这是王匡给不到的。诸位将士,放开高坡上的护栏,将沟壑填上,请黄忠将军入吾军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