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十章 荒地、兵营、练兵

第十章 荒地、兵营、练兵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两道关”,这句天津民间顺口溜,已经充分概括了天津的山川地理形势。

    天津濒临大海,内陆江河水网密集,有漕运、海运带来繁荣的商业,更是北方产盐重镇和军事重镇。

    万历三大征的抗倭援朝战争中,天津城外建成了葛沽兵营,以供全国各地增援天津的两万士兵居住。

    抗倭战争结束后,两万外地士兵陆续返乡,葛沽兵营也逐渐废弃。

    天启年间,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发现葛沽一带荒地多、地价贱,于是先后买地2000亩,进行屯田实验。

    徐光启实验发现,天津葛沽一带的盐碱地改造很容易,从附近的淡水河流中引水灌溉,头两年浇粪施肥,其后几年无需施肥,土地也不会再盐碱化了。

    于是,徐光启将屯田经验,写成了奏折,希望朝廷能够在天津进行更大范围的屯田。历史上,到崇祯十二年时,天津巡抚李继贞开始在葛沽,大兴屯田,新开垦出了几十万亩的良田。

    当然了,现在的葛沽还是处处荒废,既没有大兴屯田,也不见大军云集的盛况。

    肖图白奉旨练兵不久,天津兵备道大笔一挥,将葛沽兵营拨给了皇家新军。连带着周围十多万亩的无主荒地,也划拨到了皇家新军的名下。

    这就是朝廷天然的优势,普天之下皆为王土,在封建朝代的无主荒地,都是皇帝的,皇帝委托地方政府进行管理。

    天津的无主荒地,主要是由天津兵备道和天津巡抚衙门两大机构分管。

    兵备道管理的荒地,主要是军事屯田,或者是其他军事用途的土地。天津巡抚管理的荒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卖给愿意垦荒的地主,又或者是天津巡抚衙门自己出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天下有主的10亿亩耕地,换算成面积的话,也才有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明朝末年国土面积至少还有650万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将近90的未经过开发的土地资源,都是属于皇帝的。

    这些土地中如果投入资金大力开发,至少还能够继续开垦上亿亩新增耕地。此外,不能作为耕地的荒地,还能够探矿。

    探出了矿产后,进行开采,收益未必比耕地耕低。哪怕是没有矿产资源,也不要紧。只要是土地,合理开发总是能够创造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以明朝的经济开发水平下,也只有农业用地,开发的比较充分。至于绝大多数土地,经济效益根本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肖图白巡视了划拨到新军名下的荒地后,满意的发现,几公里外便是有河流,只需挖几里长的沟渠,便可以将荒地全部灌溉成为耕田。大明第一农业水利专家徐光启果然有先见之明!

  &nbs>>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野风渡玄幻:开局混沌剑体,我无敌了!不原谅,不和离,重生母妃杀疯了暗体傻子,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