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明末皇帝分身 > 第六十五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

第六十五章 去钦天监挖人才

;比如,像《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一般的杰出科学家,也只能担任微不足道的小官吏,而被当做科技与官场失败的典型例子。

    而像徐光启这种,既科举官场得意,又精通自然科学的天才。这大明朝基本是找不到第二个了。

    研究自然科学的读书人,往往被视为浪费光阴,大好的聪明才智都浪费在那些“奇巧淫技”上,从未导致科举失败的反面教材。

    不过,有一个部门是例外的——钦天监!

    钦天监这个部门,主要负责观测天文、气象,修订和颁布历法。要做好修订历法的工作,必须要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重农主义。与农业相关的大事,均是天下一等一的大事。而历法的准确与否,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为了演技天文修订历法,钦天监不得不重视自然科学。

    钦天监是大明朝自然科学水平最高的一个部门。而钦天监中的历局,又属于钦天监学术水平最高的部门。

    “历局”的产生背景,是在明朝末年钦天监推算月食、日食等等天文现象,误差越来越大。…,

    于是,徐光启建议重新修订历法,获得了朝堂批准。而为了历法修订任务,徐光启成立了“历局”,由徐光启亲自统领。

    与此同时,徐光启提出重修历法需要“以数学为根本”,兼顾气象学、水利学、军事工程技术、建筑学、机械力学、大地测量、医学、会计,甚至还包括音乐等等一系列的研究部门。

    所以,“历局”已经不仅仅是天文历法研究部门,而是大明王朝规模最大庞大的科学院。

    在徐光启去世后,历局由李天经主持,而里面很多的核心科研人员,都是西方传教士兼职的。

    说起来比较荒唐的是,欧洲的宗教裁判所,在欧洲本土依然在迫害科学家。但是,另外一方面,为了在中国传教,西方宗教势力不得不选拔科学素养优秀的传教士,打入中国北京高层,传教士以科学技术为中国政府服务,换取在中国境内传教的权利。

    明末历史上,有两位传教士最为有名,甚至载入史册。

    其一是利玛窦,利玛窦来到中国后采用了“合儒”的方式传教,谦虚的学习儒家思想,并穿着儒家的服装,打扮和中国儒者一般。并带去了世界地图、圣经、自鸣钟等等礼物,在中国打着学术交流的名义,发展天主教事业。利玛窦与徐光启合力翻译《几何原本》,与明朝众多地图专家合>>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穿书七零,小炮灰成了真大佬我在西游做神仙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七零年代致富记穿越西游:我为龙君无敌小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