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的8门火炮仅是4000斤大炮,不过占据了数量优势,再加上有独石口城墙居高临下的炮击,使得其射程并不会比万斤红衣大炮差多少。
大约是一炷香的炮击战。
独石口中,大约伤亡了100多名士兵,而清兵那边则是伤亡也达到了200多人。不过,绝大多数都是充当炮灰的蒙古人。
“万胜!”
“万胜!”
第一轮炮击占据上风,独石口明军士气大振。
与鞑子野战他们是孬种。
不过,与鞑子炮击,他们总能保持高昂士气,因为哈赤都是死在明军的大炮之下。
独石口游击熊彪见状心中大呼痛快道:“弟兄们,你们看!鞑子也是血肉之躯。敢于咱炮战,他们伤亡比咱大!敌人数量多,不过,咱独石口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国公爷已经将敌情汇报给后方!只要咱撑住几天,援军会源源不断赶来!”
“将军,打退了鞑子,朝廷拖欠的军饷,是不是就能发全了?”一名新兵询问其心中最关心的问题。参军,原本是因为家里穷,希望能赚点军饷寄给家里。眼见着参军一年多,还没能发饷银,新兵自是非常担心家里的经济情况。
熊游击道:“熊样!在场的弟兄们听着,先不管朝廷给不给补上军饷,咱老熊先给你们垫付军饷。事后,老熊去找朝廷讨饷,兄弟们中不中?”
“中!”
“好既然如此,兔崽子们,这几天给老子拼命一点!”
“拼了!拼了!”
那金钱刺激,也是明末增加军队士气的主要办法。
明朝文臣领兵,首先要将士兵饿着,不给发军饷。之后,那些文臣上任后,给补上军饷后,用以提振士气。
这种手段,首先是因为明末财政却是匮乏。其次是文臣有意而为,认为这才是驾驭之道。
三天,血战!
独石口中,明军显得非常疲惫,但是军人都是死脑筋,武将不怕死的情况下,很少有士兵怕死。
既然熊游击都给他们垫付了军饷,使得他们纷纷变成一只敢死的军人。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