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今年的这场清兵入关,注定要震动朝野。
崇祯八年,肖图白借助皇帝之口,提出迁都南京,遭遇了整个朝野的反对。
崇祯九年,阿济格大军再次横扫北方。这种时势之下,北京中的诸公也不免人心惶惶,有迁都想法的朝臣肯定不少。
只需要皇帝更坚定的支持迁都之议,迁都的提议多半能够通过。
等到迁都形成了决议之后,国家的政治中心重新迁往南京。那么,作为北京的门户的天津,重要性便会降低很多。
到时候,肖图白的野心是,将整个天津都变成经济特区。而天津特区,将会成为肖图白对于整个北方施加影响力的重要基地。
当然了,一旦迁都南京成为了决议,肖图白更是会在南方沿海地区设立更多的经济特区。松江、广州、泉州,皆是肖图白垂涎三尺的目标。
海港城市的作用,更多是有利于向海外出口商品。甚至,发展海军,以港口作为跳板,殖民海外,可是一个中长期的目标。…,
当然了,争夺亚洲制海权,摧毁鞑子的旅顺水师。利用制海权,牵制鞑子,也必要搞起来。
历史上,崇祯皇帝的政治、军事见解比较不凡的。比如,他一开始就认为鞑子、农民起义是心腹之患,所以崇祯在辽东整顿管宁军抗鞑,在中原挖掘了一堆的将星,去镇压农民起义。但是,由于战略时常更换,再加上大明朝整体的执行力太差。许多美好的战略计划,纷纷宣告破产。
崇祯也计划过,发展山东的水师去牵制鞑子。一旦鞑子主力入侵大明北方,大明便发动山东的水师奔袭辽西,袭扰鞑子腹地。但是,这个计划却遭到孔有德等等乱兵,在山东造反,被毁坏的一塌糊涂。
崇祯《罪己诏》分析大明局势,说的头头是道,并且采用了封建明君的解决方案。但是,并不能挽救明朝从万历年就还是不断走向衰亡的命运。
肖图白知道,错不在崇祯,错在封建式的技术手段,是无法解决明末的困境的。而肖图白准备用于解决明朝的问题,运用的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皆是来自于现代文明的智慧,自然是远远超脱了时代的局限性。
而且,崇祯作为皇帝去做事,自上而下的改革,皆因为细节上的败坏,而遭遇破产。
而肖图白做事,踏踏实实在基层,自己亲自带头去做事,基础更牢固。
更重要的是,肖图白并不好大喜功,想要一口气将全国都纳入自己的管理范畴。
肖图白现在手下的人才,不足以让他接手全国,他的中期目标仅仅是要掌控数个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
只要这几个沿海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了,肖图白的经济基础、人才储备,也逐渐的发展上去了。那么,整个大明朝这盘死局,就盘活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