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玉部、高杰部,一个个的桀骜不驯,那个能够恪守军纪?
甚至,这些军阀化的藩镇喊出了,流贼抢老百姓的钱粮,官兵为什么不能抢?——左良玉、刘泽清之辈,对于百姓可是大抢劫强。
大明朝在崇祯年间,地方官兵军阀化。中央嫡系的京营部队,绝大多数已经成为了空架子。只剩下一个大义、道统的朝廷,每年中央能够直接掌控的财政,其实也只有200万石粮食,以及500万两的银子。剩下的数千万两财政,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截留、消耗,根本不会上缴到中央。
明廷的财政不足,迫不得已让藩镇自筹部分军饷,这事实上,也是明末藩镇军阀化的导火索。
就如关宁军,是“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组建,在辽东屯田养兵,最终大多数田地都落入武将手中,肥了祖大寿、吴襄等等总兵。崇祯年间祖家、吴家在辽地拥有数百万亩田地,整个数十万人是吴家、祖家的佃农。而关宁军,也几乎变成了祖家、吴家的私家军队。因为,他们有田有钱,朝廷要是真不调拨钱粮,这些军官也能养得起军队。
至于,左良玉和刘泽清之类的白手起家的军阀,没有条件学关宁军屯田养兵,但是他们直接抢劫老百姓。而放在天启年间,武将这般桀骜不驯,一道圣旨便能将之杀头。
从军阀的作风上,便可以看到崇祯年间明廷,对于许多藩镇,控制权已经很薄弱。
对于整个动乱的天下,肖图白从只会依靠自己的力量,一刀一枪的去扫平,一砖一瓦的去重建!
建设像葛沽这般的经济特区,经营得当足以抵得上良田千万亩的收益。而有了钱粮之后,肖图白可以养兵。
兵贵精不贵多!
皇家新军、预备役、民兵三级体制,源源不断的制造精兵。顾问党人经济特区不断增长的财政作为支撑,皇家新军每时每刻都在茁壮成长
打天下,从来不指望敌人变弱。而是要自己变强,能够拥有让自己不断增强的办法,何惧天下乱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