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剩下的诸多总兵刘泽清、祖大寿、李重镇、马如龙等等勤王的外地客军,自也是纷纷慷慨激昂,表示要将鞑子杀的人仰马翻。
卢象升满意道:“好,各位将军,且去整顿本部兵马。随后。便随本总督一道追敌!”-
卢象升是一个彻底的主战派,用后世的标准,还是一名民族主义的愤青。整天叫嚷的就是“鞑子乃大明心腹之患”、“鞑子不灭。大明永无宁日”之类的言辞。在他手下听差,众位总兵不得不成为主战派。
而监军高起潜,却是主张对鞑子用“抚”。千万不能激怒鞑子,再加上高起潜喜欢夺权,直接干涉指挥。为了避免监军高起潜与卢象升之间的矛盾,明廷撤掉了高起潜的总监军职位,令其返回京师听命。而让王承恩担任监军,只要负责给勤王部队搞后勤,而不会干涉具体军事行动。
高起潜的无能、胆小,这是载入史册的。历史上,崇祯九年阿济格准备退兵时。高起潜便担任了统和勤王之师的总监。当时,清风明月关(清初改名冷口关)守将崔秉德向高起潜请命率兵阻敌。高起潜令人叱喝。鞑子自己撤退天大的好事,怎么能派兵阻其归路?要是鞑子不走了,谁付得起这个责任。…,
而高起潜不准边军守将阻清兵归路,自己虚张声势的号称要对阿济格“半渡而击”。实际上却是与阿济格大军保持数百里的距离,远远目送鞑子出关。一路上。清兵用车子装载掳掠的年轻女子,并且将女人的衣服挂在自己身上,“艳服乘骑,奏乐凯归”。临走前,更是制作木牌子,上书“各官免送”。用以羞辱大明百官。
而在历史上,高起潜确定清兵出塞四日,塞外已经看不到清兵的一兵一卒,才鼓起勇气,率军至石门关,向皇帝报功。从高起潜的这番丑态,便可以看出其怯懦到了极点。
而此役,卢象升提前一个月前来到北京,并且全权指挥勤王之师,最大的变化是——他是主战派!
对于边塞将士的请战,卢象升一概是鼓励,而不是阻止。与此同时,卢象升以天雄军和关宁军为主力,加上5万各镇勤王之师,七万精锐兵力进行追击。
而沿途,边塞各路的官兵,不断袭扰鞑子,阻其归路,给卢象升追击行动争取时间。
——————————
卢象升大军有意追敌,皇家新军自然也不愿意缺席。八月十九日,张瑜率皇家新军第二营1350多人,民兵5000人,在宝坻县与肖白浪会师。
见到了张瑜,肖白浪显得愕然道:“张肥猫,你怎么来了?”
张瑜道:“光许你肖白浪建功立业,我张瑜就不能给我未来的儿子打出一个美好未来?”
肖白浪投降道:“行行行!我的张瑜老大哥,你想怎么样都行。不过,我可先说明,鞑子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好对付。我率领的第二营,也是先吃过亏,逐渐吸取教训,战斗力才逐渐提升的。而你第二营,只土匪练过,要是遇到鞑子,心理准备不足,可能会吃亏!”
张瑜笑道:“正是因为过去没有和鞑子打过,才必须争取与鞑>> --